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抢抓机遇 感恩奋进 全力以赴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

四川省乐山市委书记 马波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并在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中赋予乐山建设中国绿色硅谷的重大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省委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政治自觉和实践担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刻领会省委加快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的战略考量,时刻铭记省委对乐山发展的关心厚爱,坚定扛起省委赋予乐山的重大使命,抢抓机遇,感恩奋进,全力以赴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助力四川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上占有一席之地。

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是四川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科学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部署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是基于对“国之大者”的精准把握、对发展大势的深刻洞见、对四川省情的科学研判,展现了宽广的全局视野和深邃的战略眼光。

一是时代有要求。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随着2016年《巴黎协定》生效,目前全球已有130个国家制定“双碳”行动目标,推出绿色发展政策,助力全球能源转型。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必须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之上。晶硅光伏产业作为人类充分利用“未来能源”的支撑性产业,在推进全国、全球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成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关键路径之一。

二是发展有需要。省委直面四川在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中靠什么来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这个时代命题,提出要培育壮大一批在全国数一数二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四川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能级。综观全省,晶硅光伏产业是四川产业链最完整、龙头企业最集中、全球竞争力最强、资源优势最突出、重大投资项目最多的产业,是四川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是四川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必将为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注入强大能量。

三是政策有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国、省有关方面还就晶硅光伏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及《关于公布首批制造强市试点和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名单的通知》等引导支持政策,明确了乐山晶硅光伏产业示范地位,为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是乐山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的重要选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基础配套完善、核心技术行业领先、产业发展集聚成势,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是乐山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选择。

 一是市场空间广阔。在风、光、水等各类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最清洁、最安全、最可靠,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未来能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全国光伏发电平均上网电价已从2008年的4元/千瓦时降至0.3元/千瓦时,低于小型水电的0.4元/千瓦时、火电的0.44元/千瓦时,基本实现无补贴平价上网。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有望达到3650GW(吉瓦,1吉瓦=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在电力能源的占比将从目前4%提高到13%左右,成为第一大清洁电力能源;未来30年全球平均每年新增光伏装机300GW至400GW,新增光伏产业项目投资1.2万亿至2.8万亿美元。

二是能源优势明显。四川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截至2021年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电力装机的85.3%。与其他地区用火电生产光伏产品相比,四川清洁能源更具有优势,也是四川发展光伏产业的一张“王牌”,特别是在欧盟碳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将进一步刺激生产企业“用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园区内现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乐山南500千伏变电站正加快建设,为“中国绿色硅谷”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撑,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乐山永祥新能源公司已获颁全省首张清洁能源消纳凭证,清洁能源用电比例100%。

三是技术条件成熟。乐山是全国多晶硅及光伏产业的发祥地、四川多晶硅的主产地,建有四川省多晶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与29所高校、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了合作关系,设有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光伏材料专业、专科层次硅材料技术专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多晶硅实训仿真工厂。乐山高纯晶硅产品纯度达到11个9,棒状硅、颗粒硅产品能耗均优于国家行业标准先进值,直拉单晶制造技术处于国际先进、行业领先水平,永祥新能源二期首批产品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太阳能特级品标准,部分核心技术在全世界具有领先性,是“中国智造”的典型代表。

四是产业集聚成链。近年来,乐山通过建园区、抓项目、提产能、优环境,有力促进了产业集聚成链发展。目前,全球前十强晶硅光伏企业有5家在乐山投资兴业,先后签约总投资约760亿元的项目14个,已建成9个、在建4个,另有在谈项目16个,已具备18.8万吨高纯晶硅、50GW单晶拉棒切方和17GW硅片的年生产能力,即将形成“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完整产业链。2022年1至11月,乐山晶硅光伏产业产值602.8亿元、增长229.3%,全年产能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是乐山推进产业强市的“头号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乐山坚决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把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作为产业强市的“头号工程”,专题召开市委八届二次全会作出《关于加快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在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再次强调“以建设中国绿色硅谷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努力把乐山打造成全球晶硅光伏产业投资首选地、产业布局“新IP”。

一是锚定发展目标。乐山“中国绿色硅谷”是一个总体定位,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我加压、跳起摸高,进一步具象化,把牌子擦亮,确保乐山“中国绿色硅谷”享誉全球。坚持高标定位,立足晶硅光伏产业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力争产值规模到2025年达到2000亿元以上,硅料产能占到全球产能的20%左右。坚持高端发展,开展晶硅光伏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创新基地,筑牢“世界光伏看中国,‘绿色硅谷’在四川乐山”的技术和产业根基。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挂帅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和指挥部指挥长,完善晶硅光伏产业发展考核评估体系,严格落实“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一项一项抓落实。

二是打造特色园区。乐山光伏产业园已于2021年被纳入全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我们要乘势而上,进一步提升乐山光伏产业园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在规划引领上体现特色,依托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规划布局乐山“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以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园区规划、产业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为引领,推动园区专业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在专业品质上体现特色,推动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加速创建为省级经开区,力争2025年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晶硅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承载主体。在绿色发展上体现特色,开展节能降碳示范行动,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工厂,创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让绿色成为乐山“中国绿色硅谷”的鲜明底色。

三是加快配套成链。集聚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将发挥晶硅制造先发优势,着力健全产业链条,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构建全链条,推进高纯晶硅项目建设,加快引进一批位居技术前沿的硅片和电池片项目,大力发展组件等下游产业项目,配套发展储能设备、逆变器、光伏电缆及应用产业。引育大企业,完善晶硅光伏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精准绘制晶硅光伏产业链全景图、产业分布图、产业发展路径图,编制重点目标企业名录表,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全国500强、行业前10强企业来乐集聚发展。融入双循环,积极推动成(都)乐(山)眉(山)晶硅光伏产业一体化发展,鼓励晶硅光伏企业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参与全省“两江一河”清洁能源走廊、“三州一市”光伏电站建设,积极申办中国(乐山)国际光伏产业博览会,推动晶硅光伏产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随着晶硅光伏市场行情趋好,将有更多业主投资建设乐山“中国绿色硅谷”。我们将全力加强要素保障,确保各方企业、项目和人才安得下、落得地、干成事。强化人才保障,落实“晶硅人才十条”,设立5000万元专项人才资金,支持晶硅光伏产业人才引育、平台建设和项目合作,建设晶硅光伏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完善晶硅光伏产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科研资助、职称评审、服务保障等制度,壮大晶硅光伏产业人才队伍。强化用地保障,建立健全晶硅光伏产业项目用地保障协调服务机制,对各类用地指标应保尽保。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评价,促进园区集约高效发展。强化资金保障,加快建立以满足晶硅光伏产业链企业(项目、科研)融资需求为重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市属国有企业与县(市、区)属国有企业协作,组建晶硅光伏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强化电力保障,做好电网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电力基础设施,确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天府南站、乐山南500千伏变电站按期建成投用,充分保障企业用电需求。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