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哪吒2》何以成为现象级的中国电影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创作提出了希望和指引。十年磨一剑。十年后的第一个春节,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火爆出圈是对这次座谈会的精彩回应,也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成功实践。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哪吒2》导演饺子接受采访时说,最初计划做一部以反抗为题材的动画,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么做孙悟空要么做哪吒,这本质上是中国文明基因的显性表达,也是当代文化主体性觉醒的具象投射。孙悟空、哪吒的走红看似单枪匹马,实则饱含着深层的中华文明力量,除此之外,中华神话元素如封神榜、白蛇传、牛郎织女等也都是文艺作品喜欢翻拍的题材。神话故事作为集体无意识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深层的心理需求、价值观和文化记忆,在一次次文艺创作中获得生命,使之在不同时代都能引发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孙悟空和哪吒身上流淌着反抗不公的坚韧毅力、忠于正义的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闪耀着感染中国人甚至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光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内核。好的文艺要反映时代要求、回应人民心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才能赢得人民。《哪吒2》之所以受到热爱和追捧,还在于它与时俱进的人物形象重塑。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新一代导演塑造的哪吒不再是剔骨还父、与原生家庭决裂,而是在家的温暖中成长的少年,电影中突出着各个角色的“家”。从“离家”到“回家”,正如近代以来中国人面对传统文化所经历的脱离到回归的历程,而“回家”后坚定文化自信、找回自我价值的艺术作品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家人”,在亲情、友情、师生情中变得有血有肉、立体鲜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正是源于对不同人处境和心情的深刻认识,才有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叛逆抗命的魔丸哪吒、负重隐忍的太子敖丙、“小镇做题家”申公豹、自恋“宅女”石矶娘娘、慈爱护犊的李靖夫妇、囿于成见而终尊重孩子的龙王敖光,哪怕是炼丹炉里的妖魔群体都各有个性。他们是一面面镜子,引领观众从中找寻着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在某个点上引发共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能在故事里找到乐趣和感动、获得智慧和启示,这就是一部好的作品。

新媒体时代,文艺作品不仅要有“形于中”的价值理念,还要有“发于外”的创新形式。《哪吒2》的成功还在于中国动画特效团队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制作画面精良,全片角色超过300个,共2400多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这些镜头由138家中国动画公司、超4000名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被视作中国动漫行业合力托举之作;产业流程完善,从前期策划对剧本的打磨、市场调研定位,到中期制作对技术的把控、特效的运用,再到后期剪辑、配乐、配音,整个生产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对外传播精准,有针对性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使翻译表达更切合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和幽默方式,对电影中的一些元素的适当调整也能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国动画工业体系和中国文化叙事能力进一步加强,让中国故事更具阐释技巧和传播力度。

在对精神文明有更高需求的今天,人们是愿意为好作品付费的。截至2月23日,《哪吒2》全球电影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突破135亿元,登顶世界动画电影票房榜榜首,它用事实证明了一部好的作品经得起人民评价和市场检验,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哪吒2》的成功是中国电影的成功,也是中国艺术、中华文化的成功。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重构、东方美学的全球表达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文化启蒙,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这种自信不仅源于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更来自对未来的开放与创造。可以说,《哪吒2》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中国文化自信崛起的标志性事件。相信中国还会有更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给世界带来惊喜与精彩。


(作者单位:四川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