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校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案例教学课程的体会与经验

陈旭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指出,党校教学应创新方式,加大案例教学力度,推动案例库建设。《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进一步要求,市级以上党校主体班次中的案例式教学课程占比不低于百分之十五。在此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开发与实施流程,并积累了以下经验与体会。

一、案例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形式,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通常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案例情景为课程载体,以案例分析为教学内容,促进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问题,具有参与性、主动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一)案例教学课程开发与准备

案例教学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前期准备工作量较大。开发过程:一是编写案例文本。选择贴近学员工作实际的真实、典型案例,编写案例文本,构思案例教学流程,设计分组讨论主题,制作案例视频。二是做好分组安排。提前获取全班的学员名单,按照案例教学需要进行学员分组。三是打印材料和布置教室。为每位学员提前打印好一份上课所需的案例文本材料并提前发给学员认真阅读,材料内容包括教学说明、事件时间线列表、案例背景、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事件结果、参阅资料等。按照分组布置好教学场地,调试好上课的系统和设备,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二)案例教学实施流程

案例教学课程时长通常为半天,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案例导入,通过文字或视频介绍案例基本情况;二是分组研讨,让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开展讨论,在规定时间内将讨论结果写在纸上;三是小组陈述,各组派代表交流发言,呈现小组观点,教师逐一进行点评,提高学员的认识和理解;四是总结提升,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学员的表现和能力进行评估,让大家在开展案例教学后有一个集中反思的机会。然后由教师针对本案例所涉及的学科理论及实践要求进行讲解,并提出理论分析框架,让学员用这个理论分析框架去指导今后的实践。

二、案例教学课程的体会和感受

(一)学员互动性强、收获更大

案例教学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学员为主体,学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高,不仅是要听要看,还要动手动口,实际上眼、耳、手、脑全部参与。通过这种方式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学员头脑中的印象更深刻,知识的衰减期更长。例如,对于应急管理课程,如果纯粹讲应急管理的原理,不但枯燥,而且学员也不感兴趣,效果比较差。而采用案例教学这种互动式的培训方式对领导干部开展培训,对学员来讲感受更深、收获更多、影响更持久。

(二)教师的点评和理论提升是关键

通过案例教学实训课,逐步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和能力。在授课中,教师始终坚持“道”与“术”的统一,将事件处置背后的“道”寓于处置技术训练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案例教学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将“道”和“术”有机结合,通过“术”的演练,传达背后的“道”,强调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中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传授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技巧,增强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素养和能力。

(三)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我们开展的案例教学课程,通过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互动交流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从实训课教室布局来看,通常是七八个学员坐在一起成为一个小组,由组长和副组长带领大家开展讨论,打破了传统授课中教室前后依次横排的布局,分组面对面的座位布局安排,使得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学员之间进行跨界互动交流,学员上课时不仅要听老师的观点,还要听组内组外其他学员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提问并要求集体讨论,将学员积累的知识经验激发出来,共同分享,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打开思路,学员之间取长补短、学习借鉴,能够跳出个人局限的认知体系,对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很有帮助。

三、案例教学课程的经验与启示

(一)教学团队相互帮助促进

案例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很重要。案例教学实训课程比较复杂,仅凭教师一个人的能力已无法胜任,需要根据年龄、性别、学科等方面组建师资团队。通常由2-4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该团队内部既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要强调合作,优势互补,保证团队教学效果最佳。团队通过现场调研、收集资料、撰写案例文本、讨论教学流程和内容,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提高,以团队式教学带动年轻教师成长,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案例教学师资队伍。

(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优化

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对教学内容不断改进优化。刚开始我们开展案例教学培训关注的是突发事件的处置,重点是应急处置过程,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怎样应对和处置,如何把事态控制住、处置好。后来我们往两端延伸,往前端延伸注重防范,即更加注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这个环节如果做好,突发事件就会大量减少,相关部门也不会疲于应付。往后端延伸即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注重善后处置,包括做好群众安置和心理疏导等。因此,我们将课程中的讨论主题范围由应急处置阶段扩展为全流程多阶段。从实施效果来看,根据学员对老师授课评分的结果统计,全流程多阶段教学的效果更好,学员认可度更高。

(三)针对不同班次调整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班次的授课对象调整教学重点。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学员来自于不同行政层级,即使是相同内容的案例教学,在不同班次上课的学员评价结果都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这体现出学员对案例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接受程度都有差异。因此,我们在备课中十分注意授课对象,根据不同班次调整教学重点,有助于提高案例教学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了解学员的特点和背景,根据学员职务、岗位和能力,选派学员担任组长和副组长,以便于组长组织开展分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分享讨论结果。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教授)


版面标题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