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5年 第6期 > 第5版 学员天地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赋能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6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文章作者:□李得立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人才厚度决定产业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县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要始终践行人才引领驱动理念,在产才“双招双引”“共兴并进”“精准服务”等方面做足文章,打造产才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推动各类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竞相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坚持产才“双招双引”,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基底。产业发展靠项目,推动项目靠人才,要坚持主导产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一是做到抓实产业项目与促进人才集聚同步。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编制产业图谱和人才地图,积极对接知名高校院所招引人才、项目,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提升和人才集聚。二是做到推动项目建设与强化人才支撑同步。建立有主要经济部门、人才工作部门、产业园区、国有公司等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共享、项目共招、问题共处、效果共评”机制,切实解决好与项目紧密相关的土地、人才、资金等制约因素,确保优质产业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坚持常态化组织开展“企业大走访”等活动,送政策、问需求、听建议,建立企业和人才需求动态台账,及时解决企业和人才的困难问题。三是做到支持项目提质与鼓励人才创新同步。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和财政状况,适时设立重点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发展潜力好的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在坚持公平竞争原则的基础上,“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协调金融机构,对产业项目提档升级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域起关键作用的优秀创新型人才实施专项授信,大力推广成果贷、科创贷、创业险等信贷产品,切实解决人才创业风险和融资难题。

坚持产才“共兴并进”,做强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产业是基础,人才是核心,产业与人才深度耦合,才能实现融通共赢。一是关注重点产业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定期收集和发布重点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创新重大问题和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统筹用好国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在重点科技攻关中精准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吸引更多技术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人才揭榜挂帅,支持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二是关注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本土人才。针对主导产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的现状,大力实施“促进高质量就业行动”,联合建立专技人才实习实训基地,筛选提供更多实习见习岗位,加大适应产业需要的本土人才培养力度。三是关注企业需求支持招引技能人才。聚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切实解决重点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大力支持重点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产教融合联盟等工作机制,通过开设“订单班”等方式定向培养专业人才,持续为重点企业输送合格技能人才,全力保障企业人才需求。

坚持产才“精准服务”,涵养高质量发展优质生态。得人心者得人才。推动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关键是构建“拴心留人”的良好生态。一是应人才所需推出特惠政策。对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不仅要给予研究经费支持,还要给予相应的购房、医疗、薪酬等补贴激励。要加快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形成落地有驿站、过渡有公寓、租房有补贴、购房有优惠的人才安居体系。二是想人才所想提供特优服务。从学习、教育、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着力,全方位创新构建“普惠性、基础性服务+专业化、定制化服务”的人才服务工作体系。要高效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实施社会化服务人才新模式,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务、商务等精准高效服务。三要遂人才所愿营造特浓氛围。以亲情、乡情、友情为基础建立政府与人才的深厚情感纽带,主动加强与人才的经常性沟通联系,做到常关怀、常慰问。定期举办“故乡行”活动,邀请商界、政界、学界等领域的乡贤名人回乡参观交流、建言献策,鼓励具备条件的回乡投资兴业,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第34期中青班一班学员,现任德阳市旌阳区委副书记、区长)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