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党校初心 扛牢职责使命 不断开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充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落实“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把牢办学治校规律,切实履行职责使命,不断开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牢牢把握“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
坚定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党校姓党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对党校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办学规律的深刻把握。南充市坚持将政治建设贯穿党校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党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
(一)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必须在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南充市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治校的“纲”与“魂”、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内容,构建起“理论讲授+实践解读+案例教学”党的理论教育立体化教学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实践,引导党校干部职工和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定服务中心大局的政治站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党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都是在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中取得的。南充市把党校工作置于市委“1558”工作思路中谋划推进,作为开展干部队伍培优建强行动的重要阵地,推动党校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坐标、精准发力,围绕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紧扣产业发展、新区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优化教学布局、开展教育培训、进行课题研究,不断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三)全面落实“办管建”主体责任。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办党校的根本经验,也是推动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南充市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推动市县党委切实履行“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主体责任,压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主题授课、参加党校活动,在学员选调、人才培育、政策制定、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及时解决制约党校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支持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为党育才”这一独特价值
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强调要“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党校“育什么样的才、如何育好才”的中心问题。南充市紧扣发展所需、立足育人实际,聚焦培训内容、对象、方式等关键要素,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着力培养造就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充实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党和人民事业对党员干部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南充市坚持系统思维,推动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协同发力、交融互益。推动党的理论教育走深走实,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新开发专题课程80余门,确保党的理论教育课时比重达50%以上。推动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常态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依托朱德故居纪念馆、罗瑞卿故居等红色资源,开设《朱德的党性及其启示》《将军故里基因传:三员“枫”景护民安》等特色党性教育课程,让干部在身临其境中接受精神洗礼、坚定理想信念。推动能力培训见行见效,以实践案例分享为重点开展学员论坛,组织党校年轻干部和学员到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一线,开展实践锻炼和观摩教学,在实战实训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二)精准干部教育培训对象。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职责和能力需求存在差异,科学分层分类是实现精准培训的基础。南充市围绕培训对象在职级层次、行业类别、岗位特点等方面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领导干部理论素养提升、干部党性修养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公务员综合素养提升、基层干部实战能力提升、年轻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七大行动”,每年选调不少于100名党外人士参加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确保教育培训精准到人、供需衔接、广泛覆盖。
(三)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式创新及多样化是提升教育培训质效的关键。南充市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依托中央党校网上党校平台,构建“线上拓视野、线下深研讨”教学新模式,为学员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选择。坚持理论实践深度融合,开发“理论+案例+实训”课程体系,邀请党政领导、行业专家进课堂分享实战经验,组织学员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引导学员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提升工作质效。坚持课内课外互促互进,创新推行“学员主创+教师指导”模式,组织党校学员和教职工结合南充革命历史,精心打造《风起顺庆》等11堂沉浸式情景微党课,让党性教育更加鲜活生动接地气。
牢牢把握“为党献策”这一职责使命
切实筑牢理论建设前沿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校科研的定位和努力方向。南充市着力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协同合力,推动各级党校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深耕发力,努力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
(一)强化思想引领作用。党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南充市充分利用党校这一平台优势,围绕宣传党的主张,编写《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万家》《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 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系列专题课》等特色教材32部,建立“1个市委宣讲团+2个固定宣讲平台+X项特色活动”宣讲矩阵,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600余场,有效增强了干部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和践行力,对各种歪理邪说的抵御自觉和斗争精神。
(二)提升服务决策质效。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是党校为党献策的重要内容。南充市推动各级党校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创新构建“需求牵引—精准解题—成果直通”全链条决策服务体系。定期开展“智库—政府”联席会议,形成“党政点题、党校解题”工作机制;组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的科研咨政“解题”专班,建立“智库成果直通车”制度,推动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决策成果、政策工具,不断放大以研辅政、以智资政效应,党校智库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打造科研精品力作。科研工作是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党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南充市推动各级党校立足特色学科优势,组建跨学科、跨部门科研团队,聚焦“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加快建设西部绿色发展样板区”等重点课题,积极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三年来,南充市各级党校公开发表理论文章372篇,立结项省市各类课题540项。
牢牢把握“质量立校”这一重要遵循
全面提升党校办学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质量立校是党校工作的重要遵循,是全面提升党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办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南充市始终把质量立校作为党校办学治校的生命工程,坚持高标准办学、深化改革创新,以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赋能党校高质量发展。
(一)纵深推进分类建设。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是提高党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南充市推动市委党校和顺庆、高坪、嘉陵、西充、蓬安5所县级党校实行“1+5”一体办学,阆中、南部、营山3所县级党校实行独立办学,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与仪陇县委党校、民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与市社会主义学院、阆中政德文化教育学院与阆中市委党校融合办学,构建形成“市委党校为龙头、市县党校共建共享、县级党校优势互补、党校学院强强联合”的发展新格局。
(二)抓实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提升党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南充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扣党校事业发展所需,综合运用“选育管用”等方式,持续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公开考录+直接考核”方式充实教学科研力量,近年来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75人,其中专职教师67人。聘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大力实施“干部教育名师成长计划”,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经费支持、荣誉激励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不断夯实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三)开展特色品牌建设。品牌是党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南充市坚持以品牌促品质,持续推动各级党校内涵式发展。按照“立足南充、服务四川、对接西部、走向全国”的思路,推动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做优做特,成为中组部备案的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已累计承接全国各类委托培训2900余期,培训学员39万余人次。依托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朱德故里、罗瑞卿故居、张澜故里、阆中古城,打造党员干部宗旨教育、纪检干部廉洁教育、公安干警思政教育、民盟盟员溯源教育、政德文化教育“五大干教品牌”,民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获民盟中央支持并挂牌,阆中政德文化教育学院纳入全省专业化能力培训机构备案目录,干部教育培训影响力持续扩大。
牢牢把握“从严治校”这一基本方针
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校是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党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反映党校是政治学校,在从严治校上必须高于一般学校。南充市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把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贯穿到党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一)致力涵养严谨教风。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南充市坚持把严以治教作为推动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常态开展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党校教师始终恪守“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原则,不断提升学术修养、涵养师德师风,自觉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
(二)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党校是党的学府,必须崇学重学,积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南充市各级党校坚持宁严勿松、宁苦勿纵、宁紧勿散,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常抓常管,严格落实学员封闭管理制度,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推行“学员积分制”管理,着力构建以管促学、以学促管机制,让勤学乐学在党校校园蔚然成风。
(三)着力营造清朗校风。校风关乎党校事业兴衰成败,是党的作风的重要体现。南充市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和警示教育,健全包含党的建设、干部培训、科研咨政、组织人事、后勤保障等70余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的刚性执行推进从严治校常态化长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