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处党支部按照校院机关党委机党【2009】16号文件精神,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对2008年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总结。
一、整改方案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我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了整改工作责任制,处长李忠祥为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邓生平为具体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按分工落实整改。坚持领导带头整改,发挥表率作用。积极依靠党员干部和职工帮助整改,形成整改合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完善基建制度,巩固了整改成果。结合我处的工作实际,经常组织全体同志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严格坚持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项目决策咨询评估制度、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项目施工阶段,严格现场管理(监理)制度、现场集体会签制度、项目组和处内共同协商制度、重大问题报分管校长审定制度;在项目竣工审计阶段,工程结算实行项目组初审、处内交叉审核、处领导签批报校纪委审计、重大工程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或财政审计等制度。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程序,以制度管人、约束人,使得大家明确了责、权、利,避免了腐败等不当建设行为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进一步树立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工程建设责任重于泰山”,工程不论大小,不论新建、改建、扩建、维修,都必须严格按基建程序和建设规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按标准施工、按标准验收,认真搞好建好每一个项目,努力做好每一件工作,避免了“豆腐渣”工程;加强了对校园建设基础性工作的探索与思考。认真做好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和改造。委托并协助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细化和完善了《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校院规划》。在体现党校、行政学院办学特色与文化特色方面,充分听取相关管理、使用部门建议和意见,在新建的教学综合楼施工图设计中得到了落实,适应了情景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要求,提高了基础设施在教学中的实用性和使用率;进一步加强 对整合校院土地资源、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的探索与思考。在政策上不允许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和集资建房的前提下,如果我校的总体规划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批准和支持,可望通过就地规划、整合校园土地资源,在扩大教学用地、改善办学条件、适应大规模培训领导干部需要的同时,职工的住房问题可得到改善。为此,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我处经过认真调查,几易其稿,写出了《关于解决我校院职工住房问题的基本思路》、《关于拆建职工住房扩大教学用地的请示》;加强对基建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教育。要求处内每位同志认真学习每期的《工程造价信息》、《工程建设与设计》,认真学习新出版的《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09)和2008版新规范等,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熟悉并精通业务,维护国家、学校的合法权益,为促进校园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学习巩固成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虽告一段落,但政治理论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到真学真用,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学习的成效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的认知能力,更新发展观念,拓展发展思路;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统领全处工作,要以科学的工作态度坚持“以人为本”,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搞好校园的基本建设和校园总体规划;认真学习党校工作条例,学习全国、全省党校工作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党校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校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国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深入贯彻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推进“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把思想统一到省委提出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上来。
三、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党校人新形象。在大力开展“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优良作风”的活动中,要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始终牢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按照刘奇葆同志提出的:“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要求全处同志;要把坚持“忠诚、团结、敬业、求是、创新”的校院精神,作为我们的职业品质和基本准则;学习王瑛同志“勤政为民、爱岗敬业、心系群众、弘扬正气”的精神,做党的忠诚卫士,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学习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总之,要加强全处同志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基本建设工作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大局中去考虑、去谋划;要求全处同志,清正廉洁,勤奋工作,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护自己职业的尊严、荣誉、形象,努力维护国家、学校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为教学、科研服好务,为全校教职员工服好务;为开创“特色化,开放型,示范性”党校、行政学院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