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学计划,第9期县处班于9月22日下午召开学员论坛,就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现实路径,进行专题交流。四名学员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深入研究思考的基础上,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比较优势、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作了深入细致、客观全面、科学合理的探讨。班主任文茂成同志到会听取发言,就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学员代表认为,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发展,四川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但从横向上看,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有些指标在西部地区排名靠后。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中小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加工型企业生产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差,“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环境资源负载过重,“交通瓶颈”特征显著,劳动力素质不高,外贸出口受阻,政务环境和投资环境欠佳等。促进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包括:综合实力位于西部地区前列,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圈建设、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稳步推进,灾后重建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国际科技大变革、产业大转移、结构大调整等机遇凸现,自然地理资源独特,水能矿产资源丰富,人文科技优势突出,市场规模容量较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等。按照省委“两个加快”的总体要求,要实现四川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措施创新的有机结合,坚持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开拓创新和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创造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检验的工作业绩。在总体思路上,要把握几个重点,一是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四是加快培育以特色区域发展为重点的新的经济增长极,五是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契机助推经济发展。在具体路径上,要突出几个方面,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二是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三是制定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创新发展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六是加强节能减排等生态环境保护,七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文茂成老师对学员代表的发言作了简要总结。从大家的发言来看,准备充分、资料详实、方法科学、思考深入、对策中肯,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形势的认识是清醒的、客观的,对制约因素和比较优势的把握是准确的、全面的,所提出的现实路径和政策建议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注重研究和思考具体的现实问题,不断提出更科学更有效的政策建议,努力为四川“两个加快”作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对国庆安排和班级建设的有关事宜,文茂成老师也一并作了周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