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图书馆召开极重灾区调研资料收集工作培训会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9日 部门:图书馆 文:魏太亮 图:- 签发人:刘春

 

为积极、有效地开展《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专题数据库》调研资料收集工作,图书馆通过项目组前期的大量研究、准备,并经全省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会议部署,确定了《市州党校、行政学院收集<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专题数据库>特色资源实施方案》,得到各极重灾区市、州党校领导高度重视和积极落实。4月18日下午,《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专题数据库》极重灾区调研资料收集工作培训会议在我馆召开,我馆项目负责同志和来自成都、绵阳、德阳、广元等极重灾区市州党校行政学院的调研资料收集负责人及相关建设成员共17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图书馆领导刘春结合项目概况,谈了市州党校参与《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专题数据库》资料收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指出该数据库既是国家行政学院与四川行政学院合作共建共享专题数据库的项目,也是四川省委党校与市州党校合作共建共享专题数据库的探索和尝试,对于每个参与建设的党校来说,既是一个共同任务,也是一次紧密合作,更是数据库建成后实现优质数字资源共享的路径。这次项目合作,有利于加强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与市州校院的合作、交流,达到锻炼数字资源建设人才队伍的目的。通过项目,畅通省级党校、行政学院与市州校院的交流、沟通渠道,为今后承接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任务、开展更为广泛的特色资源建设工作搭建平台。她还强调,该数据库建设意义重大,功在当下,利在长远;调研资料收集范围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行业、多层面,各收集人员要把握特色性要求,尽力收集一手非公开资源,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以此凸显本数据库的特殊价值和作用。
项目负责人肖馆长就数据库建设项目规划,实施方案,内容分类体系,资源收集,数字化加工、分类、标引,质量审核、校验等五个阶段,介绍了整个项目的概况,并结合分类体系表,介绍了调研资料收集的内容范围及收集渠道。资源开发部杨亚兰结合多年资源收集经验体会,介绍了调研资料收集的范围、原则、方法。数字信息部魏太亮对调研资源收集的格式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做了说明。
会上,来自市州校院的调研资源收集负责人汇报了各自已开展的工作情况。各极重灾区市州校院的领导在接到任务后,高度重视,将之纳入本年度重要工作来抓,安排专人负责,成立专门小组,配套资金,细化方案,保证地域性特色资源收集工作全面铺开、有效推进。成都市委党校图书馆领导积极求得校院领导重视、支持,带领都江堰、彭州、大邑、崇州等县级党校成员直接参会培训,为下阶段工作开展做好准备;德阳市委党校已经制定科学、有效方案,实行任务分解,动员县级党校共同参与调研资料的收集;广元市委党校积极开展前期资源的调研、摸底工作,常务副校院长亲自召开专门会议作出部署,并将该数据库资源收集工作列为今年“四大战役”之一,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攻坚;绵阳、资阳校院也已落实专人、确定方案开展收集工作。各片区调研资料收集负责人纷纷表示,这次数据库特色资源收集工作既是任务,也是机遇,一定会在省委党校的带领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争取早日实现共享。
这次会议很好地达成了会前预期,开得很成功。通过此次培训会议,参与调研资料收集的各市州党校进一步了解了整个项目建设的意义和项目具体情况,明确了调研资料收集的思路、途径、内容、方法,为促进收集工作全面顺利开展、保证调研资料特色质量,进而提升整个数据库资源研究价值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