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5日,“数字记忆国际论坛(RUC Digital Memory Forum•2015 Beijing)”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共同主办 ,图书馆魏太亮、施静两位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
记忆是人们对往昔的回顾与追寻,是对逝去历史的缅怀和情感的重温,拥有着宝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信息时代,数字记忆成为记忆资源的新类型。本届论坛以“数字记忆:构建、认同与传承”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优秀的数字记忆项目的建设方和承担方进行报告和展示,主要内容包括数字记忆的采集、整合、保管、利用、展示等方面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成果,来自中国、新加坡、荷兰、英国、韩国等国家的22位发言嘉宾通过高清多媒体环境和参会者分享业界前沿,感受人文魅力。会议还为资源开发方和软硬件供应商提供展览。
通过为期2天的会议学习,学员收获很多。本次论坛规格高,内容丰富,来自各个国家的发言嘉宾介绍的以“数字记忆”为主题的项目都是代表了本国、本地区在数字记忆研究上的最高水平;通过现场聆听专家介绍及实体项目演示有关口述历史、文化建设、档案挖掘等数字记忆项目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充实了馆员图书馆学、档案学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有效提升了馆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尤其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对图书馆的服务和创新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