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探索
党校与干部培训高校基地的对比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31日 部门/单位:图书馆 文:成都市委党校 吴桂平 练忆茹 图:刘春 签发人:-

 

  近些年来,中央、省市设立的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以下简称“高校基地”)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干部选学、委托培训、项目投标等,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正逐步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军,这为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对党校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造成了冲击。因此,对党校与高校基地的优势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党校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党政领导干部对党校与高校基地的基本看法

  为深入掌握学员对于党校及高校基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总体状况的看法,我们在主体班学员中发放问卷8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744份,有效回收率为93%。被调查者中有186人既参加过党校培训,又参加过高校基地培训,有558人只参加过党校培训。

  在只参加过党校培训的558人中,当被问及更倾向于参加党校还是高校基地培训时,有74.19%的人选择党校,其理由排位前三的是:1.更能提升理论素养,锤炼党性;2.更能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在教学中更加注重联系实际。另有25.81%的人表示虽然没有参加过高校基地培训,却更愿意到高校基地学习,其理由排位前三位的是:1.更能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2.有机会聆听名师授课,领略名师风采;3.更能了解学术前沿及热点问题。

  此外,既参加过党校培训又参加过高校基地培训的186位学员认为党校在教学内容、课程安排、组织管理、校风学风、教学资料、硬件条件、教学效果七个方面更为出色,而高校基地则在教学方式和师资状况上更胜一筹。

党校与高校基地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优劣对比分析

  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有其不可替代性。高校基地凭借自身优势,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占有重要地位。二者各有优长,也有不足。

  党校的优势与不足。党校在长期的干部教育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第一,党性较高,觉悟较好。对党的理论体系研究较为深入,对党的历史认知较为深刻。教职工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较高。同时,党校是党委领导下的重要部门,能够坚决、正确、及时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党的理论。第二,管理严格,质量稳定。各类组织机构完备,经验丰富,有专职班主任跟班管理,校风学风严谨;教学团队稳定,对培训对象的特点、需求有深入的了解,有固定的住宿和餐饮场所,教学效果能得到有效保证。第三,内容务实,费用低廉。教师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较为了解,教学内容贴近中心工作,切合干部需求,利于推动工作。同时,党校培训不以营利为目的。

  当然,党校在干部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体制机制不畅,灵活性较差。受各方管束较多,学科门类窄,难以紧跟当今世界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方式快速转变自身教育培训模式。其次,培训对象相对固定,教学难度大。领导干部经常到党校学习培训,对党校的教学组织管理相当熟悉,亟待创新以增强吸引力,但因教学团队相对固化,教学创新面临困境,这一矛盾的长期存在,使党校教师深感压力。

  高校基地的优势与不足。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高校基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运作,经费充裕。培训项目多为单位上门求教或中标所得,费用由市场决定,经费通常较为充裕。第二,资源丰富,阵容强大。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人文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培训资源丰富,师资阵容强大,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第三,人员精干,效率较高。各基地均成立了由学校主要党政领导挂帅的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在培训班管理上采用项目制,由项目负责人全盘负责班级教学情况。基地管理人员精干,激励机制较为健全。

  但因高校基地真正参与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时间不长,加之定位不够精准,经验较为欠缺,人力投入较少,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培训质量。干部教育培训并非高校主业,有些教师为省事省心往往不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干部进行专门备课,使得其针对性、时效性不足,教学质量不稳定。第二,管理不够严格。高校基地对培训班学员从主观上说不愿过多管理,从管理能力来说又缺乏抓手。此外,基地教学团队多为临时组成,教师多以兼职身份担任临时教员,基地对其授课内容难以进行有效管控。第三,政策理论性强,学用结合不紧。高校教师理论功底深厚,但对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参与不多,了解不深,导致教学脱离实际,干部所学知识无法迅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进一步提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面对新常态新任务新要求,党校必须正确看待自身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抓好学科建设,扩大比较优势。应当强化党史党建、公共管理、领导科学等重点学科建设,不断扩大比较优势,巩固强化立身之本。一是制定实施学科建设规划。要严格遵循学科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按照学理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统筹规划,明确主干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定位和分工。二是大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要瞄准本学科领域发展前沿和新时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学术潜能,有效凝聚和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三是扎实推进教研咨一体化。要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咨询助决策”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教学专题与科研资政课题、教学成果与科研资政成果相互转换的机制,真正实现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咨询为导向的良性循环。

  注重联系实际,突出办学特色。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办学特色,致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一要突出理论武装开展培训。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重加强党史、国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培训,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聚焦中心工作开展培训。要聚焦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密切关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确保党校教学培训始终与市委中心工作的推进步伐同频共振,切实发挥助推中心工作的作用。三要贴近干部需要开展培训。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其开拓创新、驾驭全局、科学决策、危机管理等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强化师资建设,练就过硬本领。培训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师资队伍。一是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实施培训者培训工程,组织教研骨干到境内外培训机构学习进修,不断更新培训理念、方法与技术,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二是选派教师挂职锻炼。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实践,促使他们了解基层、了解需求、生成案例,将经济社会发展一线中的鲜活实践写进教材,带进课堂。三是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制定培养计划,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为其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聪明才智充分涌现的生动局面。

(作者:吴桂平 练忆茹   作者单位:成都市委党校)

来源:学习时报2015年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