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宾市委党校推荐的《用活扶贫资金 提升“造血”能力——筠连县产业扶持基金运用的“五凤样板》、《一个省级贫困村的涅槃重生之路——高县产业扶贫的“大屋经验”》2个案例入选由省委组织部组织牵头编写的《“绣花”功夫 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
为打造一批具有四川特色的好案例,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切实把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抓出成效,按照《关于定期组织开展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推荐评选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经过组织推荐和统筹审核等程序,由省委组织部组织牵头编写的《“绣花”功夫 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已于近日出版发行。该书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做法、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共分6个板块72个案例,包括住房安全与基础设施扶贫、产业与就业扶贫、财政金融与资产收益扶贫、教科文卫扶贫、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扶贫、抓党建促脱贫。
我校经过精心组织、严格评选、指导完善,成功入选的2个案例分别在“产业与就业扶贫、财政金融与资产收益扶贫”两个板块,为全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有益做法和经验,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指导性和生动性。教学案例的成功入选,体现了宜宾市党校系统教研工作的成效,为宜宾市党校系统带来良好的学术影响和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