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中共泸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全校教职工听党指挥、主动请战、冲锋在前、热血担当,传承红色基因,将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让信仰的力量熠熠生辉,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长效疫苗”,用实际行动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是“党校姓党”最生动的诠释,书写了新时代党校人的“战疫”答卷。
一次次防控指导,全面织牢“防控天网”。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站位。从2月8日起,泸州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钟华贵率领泸州市新冠肺炎防疫基层防控指导工作组第六组成员奔赴叙永县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叙永县地理位置偏远,离泸州主城区100多公里,叙永县作为泸州第一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人的区县,防控任务异常严峻。为了全面做好疫情防控任务,织牢基层“防控天网”。 第六指导组成员,自带干粮,自备装备,每天起早贪黑,深入一线,走遍了叙永县25个乡镇、 56个村(社区)、71个卡点、6个物管小区、7个无物管小区、8个“三无”院落、5个农贸市场、12个卫生院、6个高速路口、5个营业场所、2个重点企业,他们的身影遍布叙永县每一个角落。防控指导组聚焦“四级联防机制”“五类人员台账”“五包责任落实”等重点任务,认真开展现场指导确保工作落实,绝不漏掉一个卡点。对基层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能现场协调解决便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想方设法当天解决,确保困难和问题不过夜。白天,防控指导组的同志们开展基层防控工作;夜晚,他们集体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基层防疫工作总结出10多条好经验好做法,针对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信息畅通等提出了若干建议,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叙永县再无一例新增确诊病例。
一个个电话摸底,主动请战“防控一线”。“您好,我是社区抗疫工作组志愿者。请问:您近十四天来有没有离开过泸州……”。社区是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最有效防线。在疫情来势汹汹的紧要关头,泸州党校人主动请缨到所在社区报到,志愿攻坚、主动作为。自带干粮积极投身到小区管控、疫情排查、轮班值守、巡查巡访、卡口监管、体温测量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2月7日,由于白招牌社区地处中心主城区,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给摸排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泸州党校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揽下重任,紧急组织教职工连续作战,忙碌至深夜十二点时,全面完成了白招牌社区1000余户住户的电话摸排调查问卷。同时,对摸排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为社区摸清疫情防控家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的同时,党校人还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关心居民身体、生活情况,疏解部分居民对疫情防控的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给他们加油鼓劲,引导他们携手并肩、共战疫情。
一篇篇咨政建议,竭力贡献“战疫智慧”。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党校人,虽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驰援武汉”,但一样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抗击疫情贡献“党校力量”。针对战疫焦点痛点,建立了“抗疫”决策咨询组。不论是从社会综合治理角度,还是法律风险防范,党校专家学者走在前列,积极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市委党校组织团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全市中小学校抽样问卷调查,梳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应明晰的义务,撰写决策咨询建议《学校疫情防控“八大义务”》。针对战疫难点,积极探索“对症方”。紧盯调研课题这个突破口,梳理总结提炼,形成有针对性、实践性的理论成果,促进成果转换为抗击疫情的“战疫指南”。瞄准战疫焦点,建好干部教育“主阵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扎实为2020年主体班培训做全一切开学准备。统筹安排教学计划、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相关准备工作。指导教研人员精心备课,特别是要收集近期我国、我省、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案例,融入到专题教学中,从而加强学员对国情、省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引导学员领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锁定战疫热点,当好舆论引导“急先锋”。积极做好基层疫情舆论走向信息收集整理,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疫情期间撰写疫情舆情信息20余篇,被中宣部采用5篇,当好疫情防控的“前沿哨兵”。同时,积极撰写疫情引导文章10余篇,占领舆论主阵地,唱响主流好声音,凝聚战疫正能量。
一张张献血证明,见证党校“铁血担当”。“我是党员,让我来……”“我年轻,让我来……”,曾经当过兵的80后王泉老师,从叙永督查回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去献血点献血。教职工们纷纷响应,自发前往献血点,登记、筛选、撸起袖子、献血,缓解临床用血紧张。在保障血液供应和医疗秩序稳定的关键时刻,党校教职工积极响应无偿献血倡议,捋袖献血献爱心,勇当热血逆行者,用真情筑起一道爱心长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用热血见证党校不一样的“铁血担当”,也让群众看到了党员抗击疫情的努力与行动,向广大干部群众传导了理性、勇敢应对疫情的强烈信号。
一步步倾力相助,纵深推进“复工复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两大挑战。疫情阻击战不能松懈,但是经济生产和社会运行也要尽快回到正轨。一年之际在于春,时下正是农村春耕时节,党校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对天堂坝村对口支援5万元,积极帮助结对帮扶天堂坝村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主动帮助群众协调化肥和种子,确保全面完成春耕春种。通过多方努力与协调,从2月15日开始,天堂坝村竹片加工厂终于如期复工生产,目前,每天加工竹片约50吨,每名务工群众每天可收入200至300元,防疫复工两不误,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