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校(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任思奇在《学习时报》(02)版发表理论文章,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风清气正”》。
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风清气正”形容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社会生态状况,包括政治生态、学术生态、网络生态、外部生态等。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持续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党的建设最鲜明的主题。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环节。而“风清气正”便是对良好政治生态最贴切的描述。网络空间必然是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一环,是重要的思想阵地、舆论阵地、文化阵地。网络文化要繁荣发展,更要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各文明丰富多彩的优秀成果来滋养人心、熏染氛围,使网络社会充满正能量、昂扬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的全局核心位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更加凸显。要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解决好学风问题,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建设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有赖于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打造出良好的合作环境。
原文链接: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02/20/nw.D110000xxsb_20230220_1-A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