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日报》理论创新版(06版)刊发副校院长周治滨教授,科社教研部张星炜教授关于学习研究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理论文章。
周治滨教授以《要有更加坚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题,结合十八大报告中对“理论创新”的表述,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无不与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有关。特别是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这十年,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指导思想,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和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使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步子走得更稳,道路更加顺畅,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连上台阶。这一切,都再次充分证明了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无比重要。同时,周治滨还指出十八大报告对理论指导、理论创新重要性的充分论述,给予了广大理论工作者巨大鼓舞,作为理论工作者应当看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更加坚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积极投身于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不断促进党的理论事业的繁荣,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张星炜教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内涵》为题,认为应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这一新表述。他指出与此前十七大报告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比较,十八大报告引人注目地增加了三个内容:一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特别是十八大报告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明了党中央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问题的态度和决心,同时也昭示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出的新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