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副校(院)长裴泽庆在《四川日报》(06版)“理论创新·关注”栏目发表署名理论文章《增强谨慎之心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该文章是栏目策划的总题目《领导干部如何增强“四心” 打好两场硬仗》中的一篇。
文章指出,战“疫”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谨慎之心”,体现了党中央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心和清醒告诫,对于砥砺全党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决胜抗“疫”、以绸缪桑土的胆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谨慎之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人们对风险挑战和危机处理的思维方式紧密相关。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和国外疫情形势不断发展,疫情反弹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叠加风险尚未完全显现。越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越是要增强谨慎之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对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了然于胸,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缜密思考,不能因为取得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形势向好而放慢脚步,更不能因为胜利曙光在前而心生懈怠,而要一鼓作气、擂鼓前进、不胜不休。
文章强调三点内容。首先,要敏锐洞悉各种风险因素。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把问题想得再细些,把风险看得再重些,把预案做得再实些,切实把来之不易的各项成果筑牢夯实。其次,要坚决落实各项决策部署。要坚持不懈地把这些优势发挥下去,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一抓到底地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化解矛盾,继续执行好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四早”措施,同时结合实际创新基层防控探索实践,做到一丝一毫不放松、一时一刻不松懈。最后,要系统思考通盘考虑各项工作。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其人民性,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价值观,彻底打赢这场人民战争;要从系统和整体高度做到“两手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把爱国热情和战“疫”激情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坚定信心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从科学和规律角度认识其复杂性,坚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成功观,牢牢把握抗疫各战场的主动权,同时认真梳理和汲取经验教训,下定决心补足短板,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网站链接: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00305/2323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