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院新闻
《学习时报》刊发胡雯教授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6日 部门/单位:科研处、区域经济教研部 签发人:杨志远

 

3月6日,《学习时报》(A11版)刊发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胡雯教授理论文章,题目是《学术是党校老师立足讲台的根基》。

文章里阐释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这句话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于我们思考如何用学术的框架、思维及话语体系讲好一门课程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党校”两个字代表着不寻常的意义:“党”是我们的“姓”,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如果党校不姓党了,那党校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校”是我们的“名”,讲好课、做好科研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党校的“校”还须为党政决策担当好智库的重任。站在“党校人”的角度再来理解用学术讲政治,既强调要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思考地把党中央的战略决策部署、把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把未来的改革路径方向讲明白、讲透彻,更强调要在内心对真理有信仰、有坚守。

文章认为,我们并不可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去解答学员所有的困惑,我们努力要做的,是把他们在忙碌工作中难以串接的现象、认知,用学理的框架和逻辑串接起来,给他们一个成体系的思考架构;是把实践中困扰他们的问题以学理的思索给予回应,找出规律、碰撞方法、发现趋势、启发思考;是把最前沿的理论成果、政策方向、实践发展态势以学理的话语体系向他们予以传递。如果没有来自对经典研读的理论积淀、对实践研究的问题思考、与学术同行的思想碰撞以及由此而来的学术基底,我们在党校的三尺讲台是难以立足的。

文章强调,“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理论和思想具有强大的创新力量、改造力量、实践力量,这正是党校三尺讲台应该具有的力量。

网站链接:http://dzb.studytimes.cn/shtml/xxsb/20200306/45143.shtml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