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院新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端论坛暨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2020年年会在成都举行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2日 部门/单位:经济学教研部 文:王伟 图:伍荟颖 签发人:许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端论坛暨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2020年年会10月30日在四川省委党校举行。本次年会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题,重点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演进轨迹、理论逻辑认识、宏观功能定位、协同发展任务、现实机遇挑战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章忠出席论坛并讲话。重庆市委党校王燕飞副教授,四川大学张衔教授、蒋永穆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李萍教授、赵磊教授、蒋南平教授,四川师范大学肖明辉教授以及四川省委党校、成都市委党校、绵阳市委党校、达州市委党校、遂宁市委党校、武胜县委党校、涪城区委党校等近20位专家学者先后作了主旨演讲和发言,来自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专家学者等70多位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四川省委党校许彦教授主持本次会议。

 

 

李章忠在讲话中指出,从历史维度看,成渝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面临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重大机遇来自于我国1964年到1980年的“三线建设”时期,成渝地区在以备战为背景,以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为主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迎来了大发展,初步奠定了成渝地区的工业基础;第二次重大机遇来自于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球化背景下,为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国家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包括成渝地区在内的西部地区获得了长远发展,成渝地区经济社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第三次重大机遇就是本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确立,处于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第四增长极”,要抓住机遇,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将有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助推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王燕飞认为成渝两地可以在同类型产业、配套产业、基础设施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上开展合作。张衔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要解决协同问题,国有企业要发挥重要带动作用。李萍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构建产业功能协作机制,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合作区,探索跨区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肖明辉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建立差异化发展的竞争关系。赵磊强调学者在研究中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理论研究要具有前瞻性,避免内卷化。蒋永穆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当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入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做事,提升具有比较优势地区的产业、人口、环境承载能力。蒋南平指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要从产业链、交通物流、人员流动、信息流等方面加快建设,细化政策,推动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同时,加强技术、装备、基础研究、机动产品的储备。随后,杨志远、张爱民、车华武、郭险峰、袁威、陈田民、杨艳、禹红梅、周海兵、秦祎姗、邱亚明等代表也分别发言,许彦教授作年会会议总结。

本次年会由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和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科研处、决策咨询部、经济学教研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共同主办,年会共收到来自全省各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提交的学术论文近70篇,省委党校理论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等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