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院新闻
裴泽庆在《四川日报》(七一特刊)发表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2日 部门/单位:科研处 文:杨恒雨 图:杨恒雨 签发人:杨志远

 

7月1日,副校(院)长裴泽庆在《四川日报》(七一特刊)(a41版)发表理论文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坚守初心使命》。

文章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终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当前巴蜀儿女正满怀信心迈步新征程,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面对艰巨繁重任务和各种困难挑战,我们必须从“红色家谱”、奋斗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前进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火热实践中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新的历史起点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在党的领导下铸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豪迈史诗,构筑了共产党人气吞山河的精神谱系,抒写了巴蜀儿女顽强奋斗的家国情怀,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启示。重温这段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激励共产党人赓续传承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不断开创治蜀兴川新的时代伟业。

文章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组织的诞生背景以及四川党组织与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

文章最后强调,革命传统不能丢、优良作风不能移,始终保持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每一段历史,都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和汗水浇筑的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党领导人民在艰苦革命过程中铸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精神谱系成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凝练表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成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的集中代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等三大法宝成为传承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的重要纽带和时代载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迈步新时代,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要让全党牢记优良传统,要让后代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历史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成为践行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

网站链接: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10701/257554.shtml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