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第41、42期高校班开展构建学科体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专题大讨论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31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10月30日下午,全省第41、42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班近百余名学员围绕“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责任意识,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等议题展大讨论。

    讨论会上,学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结合各自理论认识及工作经验发表对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见解和意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科建设。按照巩固、调整、发展的原则,加强传统学科,凝炼学科方向,培育交叉学科,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完善二级学科设置,切实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支撑。有组织、有计划地重点建设一批基础理论课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形成以重点教材为核心,以各种(类)自编教材为支撑,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材体系。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工作,鼓励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通过总结和发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培训和教育,重点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队伍,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

    三是加强基地建设。在巩固已有基地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一步改善研究条件,培育和巩固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软硬件环境,让大学生能更多接受实践教育,提升境界。

    通过此次讨论,对探索构建的方法、途径和措施有着积极的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表示,不仅深深意识到了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学习和提升的必要性,也再次明确了作为高校教师在培养人才方面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和历史担当。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