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30日,高校科研院所管理班完成了第六周在北京大学的培训学习。本周除继续聚焦历史和国学外,主要学习了团队建设、生态文明、领导者的语言艺术及危机公关处理能力的专题。
一、以史为鉴知兴衰,国学经典提素养
北京大学历史系邓小南教授做了题为《王安石和他的时代》的讲座。邓教授开宗明义的阐明学习历史的魅力是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她首先分析了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北宋的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情况,展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王安石走上了改革的历史舞台,以“力战天下之人”的决心,开始了变风俗、立法度的熙宁新法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变法以 “富国强兵”、“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为主旨,颁布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将兵法等多项政令,选用“资浅”“新进”之士推行,在富国强兵、国家财政、学校、科举、铨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邓教授分析了变法未能成功的原因,但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终于成就了“千古一相”。邓教授将详实的史料通过逻辑的贯穿,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北宋时代的历史脉络,引导着我们感悟历史的厚重和浑然天成的特质,对今天的改革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北大继续教育学院杨虎副院长的《国学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讲座再次将我们拉回到悠远的历史中去聆听圣贤之言,阅读经典之著。杨院长带领大家高声诵读了论语中的关于富贵贫贱的内容,指出学习国学的方法可以用诵读法,抄读法,八面受敌法三种方法。本次讲座杨院长介绍了国学基本要籍中的史、子、集的概念、分类、内容和每个部分的重要典籍,并为大家推荐了史、子、集的相关阅读书目。指出国学基本要籍有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经世之学四个学术作用。最后杨院长阐述了阅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诀窍和体会,以及正确对待国学的态度。指出阅读国学经典能寻根固本,有助于提升个人自身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经典相伴,幸福一生。
二、科学编制规划 建设卓越团队
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张存群副部长所做的《从排名看学科、人才布局与规划》的讲座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北京大学近年来的各种规划的制定。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他们首先从几种世界公认大学排名来认清北大的位置、找准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调研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国的规划,然后立足现实,发挥优势和特色,来实施学科布局、人才队伍等的建设以加强学科竞争力,创造各种激励条件来促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实现。张部长以北大“十二五”规划、2018行动计划的编制为例,详细介绍了编制过程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规划对学校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张部长的讲座对于我们今后工作中制定规划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国务院国资委咨询部张春晓副部长的《打造卓越团队 提升组织绩效管理水平》的讲座向我们清晰的揭示了建设卓越团队应注意的问题。张部长首先从如何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入手,引出绩效管理与卓越团队建设应坚持的七大原则,即必须遵循横向配合、人岗匹配、人事结合、末端控制、价值取向、未来激励和系统梳理七原则,才能建设一个有着良好绩效的卓越团队。然后张部长以索尼公司为例,指出建设卓越团队除应避免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业绩考核、奖惩制度、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不匹配的四大误区外,还应避免将领导力等同于权威力、执行力与领导力矛盾、执行力就是下属执行、就是垂直到底的四大误区。他生动的将“和”字剖析为一个卓越团队的精神和灵魂,指出带领卓越团队就必须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实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最后张部长深入浅出的说明了组织行为下如何构建领导力和执行力的问题。
此外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老师作了《城乡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兼议如何培养时代领袖》的报告。李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找到社会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引入对生态文明和宜居环境建设的话题,他结合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理性的分析了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城市化建设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危急关头,必须建立自己的、本地的低碳化新型城市,且必须突出“新”字,以写好“人”为核心,以着力解决好“三个一亿人”为切入点。李老师的讲课饱含对国家民族深厚的责任感,指出未来的城市建设应该用能够感知的生态学观念关注生命,展示地球本身的魅力和生命多样性,用“有所不为,有所为”的理念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三、彰显语言魅力 应对管理危机
燕杰投资管理咨询公司资深媒体人辛青峰作了题为《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的报告。辛老师首先用一段生动的视频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重要和微妙,又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和奥巴马等领导人讲话的照片和视频向大家展示了在演讲、谈话、说明、应答等几种环节中如何使用言语技巧。之后辛老师详细的介绍了如何讲清演讲目的、如何克服演讲障碍、如何形成演讲思想、怎样组织演讲语句、怎样把握演讲的结构格局、如何应用演讲修辞等理论知识。然后辛老师用习奥庄园会的例子来阐释了礼节演讲的三段论,即眼前直接—密切联系—远端联系;用李克强总理在莫斯科大学的演讲例子阐释了即兴演讲的“过去—现在—未来”三结构。最后告诉大家如何利用眼睛、表情、站座走体态来积累演讲手势,塑造演讲形象;如何通过大声朗读来提高实践能力。辛老师风趣幽默、充满激情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给同学们诠释了一堂生动的语言表达艺术课。
台湾政治大学经济学博士,著名的公关学者,大叶大学教授姚惠忠为我们做了题为《政府危机管理与沟通》的讲座。姚老师用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为我们讲述了危机的突然性、急迫性、严重威胁性、不确定性四个特性,以及在这些事件中得到的关于危机可以预防的;可以通过预案和演练减少危机;危机发生时财务上要坚持能舍才能得,形象上要注意同理心、承诺、透明度和专业四个要素的统一;应对媒体不撒谎等启示。然后姚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危机事件及各种处理方式告诉我们,危机需要管理,并系统的介绍了危机管理的概念、流程和范围,以及危机处理的即时、诚实、负责、表达关心或展现同情心、口径一致原则和直接与关键利害关系人沟通的六大原则。姚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生动的视频,图文并茂的表达,激情昂扬的语调,为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如何认识危机、处理危机方面的知识收获良多。
四、参观考察及交流
本周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怀柔雁栖湖,中国电影博物馆,国家大剧院。同学们在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深情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着1937年开始的抗日战争的铁血历史和峥嵘岁月,更激发了对祖国强大的渴望和对和平环境的珍惜。雁栖湖为国际会都,学员们乘船远观了核心岛、景观塔以及气势恢宏的日出东方酒店,体会着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亚太梦想”的核心理念。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大家通过观看《百年历程世纪辉煌》20个展厅的展览,对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和电影科技博览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国家大剧院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学员们被誉为“水上明珠”的剧院新颖外观深深震撼。大家认真参观了大剧院的内部建筑结构,仔细聆听导游讲解了大剧院的设计来源、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感受着大剧院独特的构思与设计所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