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第六期党政综合班学员热议范锐平同志开学典礼动员讲话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8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415日,四川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第六期培训班在省委党校举行开学典礼,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范锐平出席并作“与时俱进创新方法,努力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动员讲话。当晚,党政综合班学员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围绕锐平部长重要讲话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锐平部长的讲话,信息容量大,思想站位高,展现视野广,既有对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准确把握,又有对现实形势的深刻研判;既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总体驾驭,又注重对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的指导点拨;既追求思想方法的融会贯通,又着力解决工作方法的“桥”和“船”。特别是锐平部长提出要“六破除六注重”,问题针对性、现实操作性都非常强,是广大学员清醒认识新常态、科学把握新常态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让大家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进一步增强了学以致用、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察大势,紧扣时代脉搏。通过学习领会锐平部长“坚持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时代意义相结合,充分认识科学方法对变革开创未来的重要价值”重要论述,学员们普遍认为,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自觉从把握新常态的“时”与“势”中深化对方法论的再认识。一是更加注重从历史演进轨迹中把握“以古鉴今”的科学方法。大家在讨论中感到,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四降一升”,社会发展中的组织形态利益诉求思想观念多元所导致的阶层分化加剧、矛盾问题多发、法治意识淡薄,以及干部队伍中的能力不适应、工作不作为、责任不担当等现实具体问题,往往都是历史轨迹的延伸,都是长期积累问题的逐步显现,弄清楚这些问题的历史源头,就能找到化“危”为“机”的路径和方法,进而充分发挥科学方法作为文明进步推动力、社会变革重要牵引力、应对危机重要支撑力的重要作用。二是更加注重从中西发展对比中把握“弯道超车”的科学方法。学员们在讨论中认为,无论是美国紧紧把握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时”与“势”所体现出来的洞察时局的敏锐性,还是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软着陆背后的战略研判和果断出手,以及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过程中的中西价值观较量,都需要我们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矫正,在矫正中发展,这其中,既有“后发优势”的厚积薄发,也有“弯道超车”的方法技巧,需要我们以战略眼光谋定而动,在不断创造“中国奇迹”和开辟“四川路径”中融入世界发展格局,重构世界发展版图。三是更加注重从辩证思考中把握“破立转换”的科学方法。学员们认为,新常态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从理念到行动的重塑过程,蕴含着“破”与“立”的不断转换。锐平部长强调要“六破除六注重”,就是要破除影响和阻碍发展的思维定势、传统观念、路径依赖、固有模式、陈规陋习,要把推动和保障发展的思想方法、先进理念、创新格局、治理方式、胆识担当真正“立起来”。“破”与“立”之间的转换过程和发展结果,体现的是我们对形势的研判、时机的把握和方法的运用,检验的是我们是否真正以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方法落实新理念、推动新发展,是否能够真正把真理力量变为实践力量。
二、谋全局,齐参强省之策。结合学习领会锐平部长“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不断创新领导和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方法”深刻剖析,学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到,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四川“两个跨越”,必须从新审视社会发展全局和时代进程,上下同心共谋富民强省之策。一是要辩证认识转型“阵痛”警惕“习惯性躁动”。面对经济下行传导压力,学员们认为,当前问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之后,替代产业还没有成长起来,社会保障等刚性支出不减反增则凸显了速度回落之后的社会矛盾,“一减一增”之间打破了既有平衡又缺乏新支撑点,因而让大家很困惑就是“阵痛”。对待“阵痛”应如对待“十月怀胎”一样,“阵痛”的到来预示着新生命诞生,带来的是新的希望、新的责任和新的担当,我们不应惧怕“阵痛”而应警惕长期高增长后的“习惯性躁动”,努力在追求“螺旋式”增长过程中,调整重心达到新的平衡,调整姿态获得上升所需要的动能。二是要坚持“创新驱动”警惕“路径依赖”。学员们认为,创新之路虽然漫长,但终究是发展动力的活水源头,拼资源、拼消耗的“路径依赖”可能立竿见影,但有如“饮鸠止渴”,对于我省来讲,产业投资占比过低后继乏力,工业比重较高但工业化任务又远没有完成,区域互动频繁但利益链接不紧密,多点多极效果初现但支撑还不稳固等问题,都要求我们止步于西部龙头的发展定势放眼全球视野、止步于“蜀道难”的千古宿命加快向东向南发展进程开辟新的市场、止步于内陆开放格局加速外向型发展,努力以大格局提升对外开放层次,以大通道拓展开放发展空间,以大合作实现内外互利共赢。三是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警惕“看得见的手过度干预”。学员们认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总体趋势是简政放权、规范行权和限制公权,实质是倒逼各级政府加快转变职能,妥善处理与市场、与社会和政府层级间的关系,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当前,要继续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简化行政审批和优化办事流程,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市场监管属地负责、执法重心下移要求,切实加强基层政府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要完善问责制度和强化绩效管理,督促政府各部门按照“三定”规定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履行职责。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国际接轨的现代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的现代人才机制。
三、图长远,倍感责任在肩。深刻领会锐平部长“坚持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相一致,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改进方法提升能力的关键一招”的谆谆教诲,学员们深刻地感受到,处在这一改革攻坚、发展转型、社会变革的历史紧要关头,努力成为执政中坚勇担治蜀兴川责任使命,必须狠抓落实见作风,努力实现发展新超越。一是要在狠抓落实上持续用力。学员们认为,抓落实体现的是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自觉性,赢得的是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调动的是各方的积极性,既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也是学以致用实际效果的直接检验。是否真抓实干把上级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是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定力、忠诚担当、严实精神的直接外化,是当下大局观和历史长远观的直接丈量,是“知行合一”认知境界的直接展现。当前,必须狠刹“不为之风”,坚决撤换“不为之将”。二是要加快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保障抓落实。学员们认为,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士气不振问题,既有对新常态的不适应和消极应对,也有对新旧政策接轨的不适应和无所适从,特别是对一些因改革发展而出现的失误,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甄别机制和容错机制,在实际处理时往往因把握不好探索创新与违纪违规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干部手脚。对此,学员们建议,处理这类问题,要学习运用习近平总书记“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一重要思想方法,一方面加快建立党内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定期清理和废止机制,另一方面加快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干事兴业的干部“松绑减压”。三是要学习运用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抓落实。大家在讨论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学习运用锐平部长传授的科学方法,关键是要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对接中央省委政策的“接口”,而不是什么政策都想要、什么项目都想上,切实做到摸清情况踩准节奏不“急于求成”、吃透政策点准穴位不“囫囵吞枣”、尊重实际有情操作不“墨守成规”、未雨绸缪提前准备不“临阵磨枪”,努力让我们的工作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理论成熟才会提升“致良知”的境界甘当“公仆”,方法正确才能“知行合一”融入时代进步潮流。学员们表示,一定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遇,自觉把组织的关怀和领导的深情厚意化为学习动力,努力在学习、交流、提升中成熟成长。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