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第29期民族地区领导干部进修班组织开展学员论坛。论坛中,学员们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统领四川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谈经历、谈心得、谈体会。学员们一致认为,作为长江黄河上游地区的民族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推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和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稳步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奉献力量。综合几名学员代表的发言,大致有以下举措建议。
一要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保障绿色生态发展。加大生态保护与发展政策兜底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统筹实施“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川西北生态屏障塑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过程中的政策支持,力求获取更大的绿色生态发展空间。
二要积极加大生态保护,保障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努力提升农牧民参与、支持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因地制宜挖掘农牧产业新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要积极投入基础建设,保障提质稳效发展。立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防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建设“和谐幸福、生态美丽、富裕小康”新家园作出贡献。
四要积极融入产业培育,保障长效增收发展。通过优化产业调整,重点引导发展“10+3”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川”字绿色生态、优质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稳步推进产业高效、绿色、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