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0周岁生日纪念日。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已经奋斗了整整90年。概括地说,在90年的奋斗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做了两件大事,成就了两项惊天动地的伟业。第一件大事是,党成立后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第二件大事是,执政62年,党用三年的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用四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此后,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20多年探索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的好的做法的基础上,终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改革开放33年来,我国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大提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90年来,党以自己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以及光明磊落、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既是人民的肺腑之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回顾党90的光辉战斗历程,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
第一、要取得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必须坚持
共产党的领导。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农民和资产阶级都曾领导过中国革命,尽管也曾轰轰烈烈、辉煌一时,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因为农民和资产阶级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没有也不可能用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因而制定不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时代呼唤新的阶级、先进的政党产生。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她的诞生决非偶然,而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迫切需要。近代中华民族的第一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现在,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中华民族的第二大历史任务——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继续奋斗。正因为如此,党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自然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证明:在中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决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两党制或多党制,理由是“三权分立”、两党制、多党制适合西方的土壤,却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第二、必须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合,
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不断理论创新,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总结出的最可宝贵的历史经验。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从此就一帆风顺了。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虽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毕竟诞生在欧洲,不可能为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东方大国的革命提供现成的答案。党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经历过严重曲折,犯过“左”和右的错误。在上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中,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肃清了教条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才被全党所接受,在此基础上,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七大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成就辉煌,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继续指引我们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0年前,当党在上海宣告成立时,全党只有53名党员。如今,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78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执政的坚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90年来,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之所以能战胜一个个凶恶的敌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把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引向胜利,是因为党始终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因此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台。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第四,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从根本上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通过武装斗争取得的,尽管也需要其他战线的配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十八年来,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斯维克化,是在革命战争中进行的,没有武装斗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共产党。这个拿血换来的经验,全党同志都不要忘记。”(《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610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此,社会主义时期同样如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卫人民安居乐业的斗争中,也是不可须臾缺少的。现在,尽管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但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还存在,国际恐怖主义还存在,我国周边还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和问题,台独势力还在进行分裂活动,因此,仍然需要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退休教授,联系电话87351647
1354037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