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学习园地
党校新兵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0日 部门:- 文:张家福 图:- 签发人:-
校院庆“隽永的记忆 美好的未来”征文
新兵,通常的理解是部队同志对入伍不久的战士的称谓。这些战士入伍后,一般都要到新兵连去训练一段时间,基本熟悉部队的规章制度和军事常识,然后授衔分配进入正规部队。我国党政机关单位虽然没有这种制度,但新到一个单位环境变了,工作岗位变了,这些同志和部队新兵一样,各方面都很陌生,一切都要从头做起,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我认为他们也是那个单位的新兵,只是没有那样称呼而已。我调来党校时也需要这种适应过程,所以,我就是当时党校的新兵。而且我还认为,到了一个新的单位,只有把自己摆在一个新兵位置上,虚心请教熟悉单位情况和熟悉这项工作的同志,诚恳地向他们学习,才能把新的工作做好。
我是一九八四年调来党校的。因为过去长期在基层党政部门工作,很少接触干部教育。当我获知学校要安排我去培训部分管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的工作时,毫无思想准备。说心里话,我当时很想打退堂鼓。因为我没有这项工作所需要的学历,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对干部教育工作一无所知,也不懂得如何进行学员管理,完全是一个党校新兵。而我面对的学员既有较高的文化、理论知识,又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选拔推荐的后备领导干部。如果我的工作做不好,影响了教学质量,辜负了党组织的期望,耽误了学员们的事业与前程,我将遗憾终身,愧疚一世。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日子里,头脑里一片空白,茫然无措。
后来,校领导找我谈话的时候,我虽然没有把这些想法完全说出,但还是流露出一些不正常的情绪,校领导没有给我提出正面批评,而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给我讲培养民族干部是党中央的决策,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有关方面也都大力支持,学校选派的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数学经验,工作尽职尽责,学员们也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所有这些,都是做好民族干部培训工作的有利条件。最后还鼓励我:“虽然对干部教育工作不太熟悉,但有在民族地区工作多年的经历,熟悉和了解民族干部的特点,这是做好民族干部培训工作的一大优势,只要安心本职,钻研业务,与部里同志、任课教师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就一定能够做好工作,圆满完成任务。”领导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使我颇有茅塞顿开之感,心中也逐渐亮堂起来,获益不少,信心倍增。循上而作,我所分管的班,逐步走上了正轨。我自己也在校委的关怀下,参加了党校的函授学习,扩展了一些理论知识,弥补了自身的一些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需要,校委加大了培训民族干部的力度,加强了领导,充实了班子,配备了强有力的工作人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合格的毕业学员陆续回到工作岗位,经过工作实践的锻炼,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据一九八八年的调查,其中近百分之五十的同志走上了县级以上领导工作岗位。培训部和参加过培训民族干部工作的所有同志均感欣慰,我这个党校新兵也得到了锻炼、提高,受到了鞭策和鼓舞。
回顾这段经历,深深感到,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谆谆告诫,没有周围同志和教师们的真诚帮助与合作,特别是关键时刻精神上、思想上的“雪中送炭”,我这个当时的党校新兵必将一事无成。“党校是培育、锻炼我的大课堂,党校的同志们是我一生中的良师益友”,这是我最深刻、最真实的感受和由衷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