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学习园地
我与《共产党宣言》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部门:- 文:陈名财 图:- 签发人:林新京

读书月征文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 21 世纪门槛,前苏东剧变,一时间,《共产党宣言》耀眼的光芒仿佛被浓浓的乌云遮住了,一些西方人士忙于诅咒欢呼“社会主义将不战而败了”。近日,中央决定在今年11月8日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改革开放这一关键时期,重温《共产党宣言》,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准确把握党各项的重大方针政策,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一、从《宣言》看“资本”的意义与局限
资本在当今中国像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一样,正在用其无坚不摧的力量,布置、安排、摆弄我们周围的一切,与此同时清洗异己、他者。毫无疑问,资本给当今中国带来了经济增长、物质财富增加等有目共睹的正面效应。不可否认,正因为我们都深受资本的 “恩泽”,从而在当今中国出现了严重的 “资本崇拜”的倾向。一些人尽其所能为资本大唱赞歌,只允许人们说资本之 “是”而不允许道资本之 “非”。如何正确对待资本已成了当今摆在中国人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必须在资本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而阅读 《宣言》则能使我们的头脑清醒起来。当然,我们必须记住 《宣言》对资产阶级的高度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更要记住,《宣言》对资本的肯定实际上只是作为对资本的批判的一个“铺垫”,《宣言》在对资本做出这种历史的肯定的基础上马上对资本的本质加以深刻的揭露。一部 《宣言》就是讨伐资本的檄文。请看 《宣言》是如何论述资本的本质的: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 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本质则做出了更加深刻、形象的揭露。我们清醒地知道,在当今中国要消灭资本是不可能的,资本还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资本的本性是什么。
二、从《宣言》看公有制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
我国目前的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允许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其他形式的所有制的存在。公有制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其他形式的所有制形式的存在也不能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这是顺应客观现实的举措。问题在于,有些人把这一转变简单地理解为是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对目“以公有制为主体”百般不顺眼,朝思暮想要把它拿掉。一时无法去掉,他们就自我安慰说。当今中国实际上面临一系列大是大非的问题亟待回答: 当今中国在强调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同时要不要坚持 “以公有制为主体”? 中国的所有制的发展是否最后以单纯的公有制为归宿? 公有制与私有制从终极价值取向的意义上究竟孰优孰劣? 中国人民在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时,应当认真地请教 《宣言》。《宣言》不仅仅宣告必须消灭私有制,还对何以如此做出了富有说服力的论证。消灭私有制这一历史使命共产党人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的,如不以消灭私有制为己任,还要共产党人干什么?
三、从《宣言》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我们总是把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多年视为 “社会大转型”的时期。纵观在这一时期我们所做的一切,毫无疑问包含着一系列属于 “补资本主义课”的内容。正因为如此,一些人又力图改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认为中国共产党不再是无产阶级政党,而是代表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国民利益的党,有人甚至公开提出将中国共产党改名为 “中国人民党”。由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蛊惑,当今在一些人竟然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也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多么有必要让人们重新温习一下 《宣言》。《宣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共产党与共产主义是同生死共命运、永远不能分离的同一体。作为一个共产党党员就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我们必须牢记 《宣言》中阐述共产党的性质的这样两段话: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