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历史,用血与泪凝成了这个日子。1935年的一个冬日,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北平6000余名爱国学生纷纷涌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散发印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的传单。一群爱国青年,用凛然大义与英勇无畏为自己的青春谱曲,用炽热的鲜血为自己的生命着色,向危在旦夕的中华民族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这就是令无数中华儿女为之振奋的一二九运动。
今年,是一二九运动79周年的纪念日。新时代的我们,还能强烈地感受到79年前那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带给我们灵魂上的震撼。一二九运动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在全国抗日运动中彰显的巨大作用,而且还在于他给予了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二九精神。爱国青年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无比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责任感。
为纪念“五四”运动79周年,12月9日,校团委举行参观学习张思德纪念馆、朱德故居以及仪陇县委党校座谈会。校团委领导,学校老师和硕士研究生代表18人参加。早上八点半出发乘坐校车到达仪陇县,张思德纪念馆位于四川省仪陇县,纪念馆里集中展示的文物、图片、书籍等以不同的载体,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生动形象、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英勇机智的张思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革命战士——张思德,出生于1915年4月21日(农历3月8日)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的韩家湾一户贫苦的佃农家里,不满周岁时死去了母亲,靠叔母抚养长大。从小吃百家饭长大。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6月随红四方面军北上长征,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1943年在毛主席身边做内卫班班长。为了让毛主席多睡一会儿,他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1944年,为解决部队冬季取暖问题,他带领一班战士到延安以南的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他正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为就身边的战士自己不幸牺牲,此时他年仅29岁。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党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亲自参加了追悼会。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张思德一生永远都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他人,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
下午在仪陇县委党校召开座谈会,大家纷纷踊跃发言,围绕向优秀青年学习,作为当代青年人应怎样做以及如何更好的向党组织靠拢分别从个人行为、道德观念、传统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谈到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老师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经历悉心给我们以引导!机关党委孙国宾处长在发言中曾提到“为人民服务”,“平凡中见伟大”,“同学们应践行在细小事情上”,“政治上要保持清醒”,“端正每个人的入党动机”等内容。机关团委王锐鸿书记提到“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个人应明确自己价值是非取向”,“大学生充满热情但应注意群体性效应”,“对以后的人生要有规划,坚定心中的理想,培养良好的品质,激励自己”等内容。老师们鼓励同学们学习 “精进”、做人 “诚信”、待人“友善”。最后王书记在总结中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讨论,并带领大家回顾了“一二九运动”历史精神,希望同学们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履行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
我深知我仍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党组织对我的批评教育,使我这名要求上进的青年早日达到党的要求!
此致
敬礼!
汇报人:2013级马哲专业马莉
201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