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仪陇县张思德培训基地,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张思德的先进事迹,回来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应该表达点什么,应该对自己说点什么,对自己身上的缺点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要经常以张思德同志为镜子多照照自己,要拿张思德同志身上的优点学习和要求自己。下面就谈谈张思德同志身上的优点。
平凡中见伟大。张思德同志说过,工作不分大小,干什么都是干革命,只不过是革命分工不同而已。他由于负伤而没有去前线抗日,而留在延安毛主席身边当警卫员,除了这项工作特殊之外,其他的日常工作都是稀松平常的。他人也平常,不高的个头,黑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不善言谈。毛主席就说过张思德同志有个优点和缺点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不吭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第一个去做,不论这件事情是谁的,谁安排他去的,只要群众有困难二话不说,有时候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个憨厚的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回来之后,我又把《张思德》的电影看了一下,电影中张思德有个同乡老乡说1933年跟他一起参加革命的老乡都是团级以上的干部,而他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革命老战士。但是张思德同志毫不在意这些东西,他说干革命本身就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吃饱肚子,让天底下吃不饱肚子的人都吃饱肚子,这就是一种对革命最本质最朴素的理解,这些东西都不是谁灌输给张思德同志的,而是张思德从小出身在穷人家,他懂得自己的苦,也知道红军战士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不仅仅是温饱,而是这种红色的革命信念,要为穷人革命的信仰。在这件事情上,张思德同志也经历过失去同志的痛苦,也知道他们的牺牲都是为了革命。张思德同志之所以干活不怕拈轻怕重,因为他明白好多战友牺牲了,不在了,革命的力量和红色的种子也传播下去,他多做一点,多替死去的战友做一点,多替活着的战友和老百姓做一点。最后在烧炭的过程中,窑洞快坍塌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把战友推了出去,而自己却埋在了窑洞。之所以会那样做,是因为张思德同志做好了时刻为革命牺牲的觉悟,这种觉悟不是谁能灌输的,是因为张思德同志在革命的实践过程当中,一直是一个心里装着革命,装着百姓,装着他人的人。这种革命的精神很纯粹,也很坚定,很平凡,也很伟大。
无论干啥子都是干革命。张思德同志说过“不管干啥子,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张思德同志,一名普通的士兵,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但是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都是因为他一直坚持和认为无论干啥子都是干革命,毛主席的车胎坏了,他跑着回去拿轮胎,鞋子都跑掉了都不在乎,他这一番辛苦让毛主席及时的赶上了会议,并做了重要报告。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张思德同志都全力以赴地践行着自己的革命信仰,虽然没有前线战火的考验,但是平凡的小事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与其说这是一种态度还不说这是一种革命的情怀。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干的津津有味,他干着很不起眼的工作,心里装的却是整个人民的利益,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是他嘴里说的多爱党多爱人民,而是身体力行,最后甚至用生命谱写了信仰二字。
最后在回到当今这个时代,生活条件好了,党员队伍扩大了,我们身边不乏像张思德同志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还有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为人民币服务的人。在学习张思德同志先进精神的时候,也要对当今我们党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和现象,在我看来主要是没有坚定的信仰,心里装的不是人民而是多少人民币。所以对我个人而言,不仅要学习张思德同志那种默默无闻,心怀人民的精神,同时也要正反两面地吸取周永康、徐才厚等同志惨痛教训。虽然我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我乐于帮助他人,也想有一个高尚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以后要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多看到灰尘,自己给自己经常擦拭心灵。干活的时候不要怕拈轻怕重,也不要做给某个领导看,我就以张思德同志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自己身边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平凡但是不甘于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