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研动态
悟思沙龙(20):肖敬军讲述“思维视角与认知层次”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6日 部门/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图书馆 文:施静 图:施静 签发人:邓卫国

 

5月13日晚,副校(院)长肖敬军做客悟思沙龙第25期,精彩讲述“思维视角与认知层次”。该期沙龙活动吸引了共约70名学员、教职工和研究生。图书馆副馆长袁宏伟主持本场沙龙活动。

肖敬军首先从历史维度对认知科学作了清晰的谱系梳理:巴普洛夫—新行为主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发生认识论的核心观点作了细致说明:人的认知发生发展是外界刺激、同化、图式、主体反应等诸多变量的双向互反的运动过程。认知是一种产品,这个产品是人整个认知流程和认知设备决定的。肖敬军将讲述重点放在了认知面临的困境和认知升级的思维路径两个层面。因为图式(认知心理结构)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图式这一显著特点导致人的认知整体上趋向于保守和稳定。对应于认知的成果、认知的方式和认知的立场等三方面的问题,认知升级的三个可能路径在于有效破除思维枷锁、标签思维和单向度思考等诸种障碍,空杯心态、场景思维和多重视角实现认知的变革。

在本期沙龙活动互动交流时段,肖敬军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发生认识论的主要区别,肖敬军认为,发生认识论属于聚焦微观的认知科学范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更着眼宏观,属于哲学范畴。肖敬军还对真、善、美有机统一于广义的认知范畴和破除思维盲维的重要性等做了有理有据的阐释。

整场沙龙活动持续近2小时,肖敬军引述了包括亚里士多德、尼采、李泽厚、埃隆·马斯克和吴伯凡等思想者和企业家的论说,引用了诸多生动翔实的案例,引导参与者现场作业,讲述融理性思辨、鲜活案例和现场实操为一体,整场精彩讲述让人如沐春风,大家纷纷赞叹本场讲述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十分有益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