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探索
吴庆: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有利有弊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部门/单位:图书馆 文:张文晖 图:- 签发人:刘春

           

             近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而监管机构对其加强监管的举措更是将互联网金融推上公众热议的风口浪尖。

 
  监管机构一直表态要鼓励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金融业创新,但为何同时又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带着公众普遍的质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吴庆。他表示,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这势必会对现行的监管体系造成冲击。此时监管机构做出举措,就是要减缓金融创新的速度,减缓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这种做法有利有弊。
 
  加强监管 有利有弊
 
  伴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门槛不断降低,参与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我国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规章制度却相对空白。此时金融监管机构加强监管措施,吴庆表示理解。
 
  吴庆说,互联网金融发展到最近几个月里,进展非常迅速,这势必会对监管体系造成不小的冲击。如果金融监管机构不采取任何行动,在近年内很可能会出现有的银行陷入困境的情况。“银行倒闭离我们并不遥远。”
 
  金融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就是要减缓金融创新的速度,减缓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吴庆认为,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利”是维持现有的金融体系稳定,“弊”是阻碍银行业、金融业效率的提高。金融业效率本来就是通过利率市场化实现的,现在速度减慢了,效率和经济增长方面都要付出代价。
 
  “如果我们的监管机构不干预现有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很可能利率市场化会给今年的经济增长带来半个百分点的正影响。对于明、后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在一个百分点或以上。”吴庆表示,现在采取措施干预金融创新,会降低近两年经济增长的速度,这就是我们付出的代价。
 
  “这不是最好的选择,还有更好的选择”
 
  “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吴庆表示,更好的选择就是让利率市场化的进度更快一点。同时,监管机构引入先进的监管理念,用更现代化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避免银行倒闭。
 
  “我曾做过一个比喻,我国的金融监管和欧美的金融监管相比,存在代际差异。”吴庆认为,欧美现在已从3G时代向4G时代迈进,可是我们的金融监管还停留在2G时代。
 
  吴庆解释说,我们现在的监管理念和欧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监管理念是一样的。欧美在20世纪90年代就更新了监管理念,通过巴塞尔协议过渡到审慎性监管。我国现在的监管体系,尽管在个别的指标上看起来似乎比欧美坚定,但是监管理念实际还停留在2G时代,个别指标的比较毫无意义。“整体而言,我们落后于欧美国家三十年。”
 
  同时,吴庆建议,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监管理念,进入审慎性监管时代。
 
  互联网金融要发展就绝不能存在监管真空。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引进先进监管理念势在必行。同时,一方面应通过加强监管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对金融创新也要适度包容。不能生搬硬套不适宜的管理措施,阻滞金融创新的步伐。
 
  资本金是监管原则
 
  吴庆提出,按照现代化的监管理念,也就是称之为审慎性的监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只要有足够多的资本金,能够保证不用别人的钱去冒险,或者说有足够的资本金去覆盖,可以独自承担所有风险的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地创新。
 
  吴庆表示,监管一定要关注那些资本金不够的金融机构。巴塞尔协议早期版本要求有8%的资本金和4%的核心资本,当一家银行的资本金高于这个数字的时候,监管机构就赋予它很多的自由。当其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多,用公式计算出他的资本金不够用的时候,监管者就要严厉地关注这些机构,要求补充资本金,或者降低自己的风险。
 
  “监管机构就是控制金融行业机构的风险和资本金的比例。”吴庆认为,金融机构如果在出现风险时无法及时补上资本金,就应当在其还没有资不抵债时,及时剥夺股东对这家金融机构的控制权,让别的金融机构提前接管它,或者提前关闭。
 
  吴庆强调,交出足够资本金,可以独自承担风险的机构,用自己的钱去冒险,尝试创新,才是金融监管的原则。“一定不能用别人的钱去冒险。”
 
  资本金机制应该如何设定?吴庆认为,对于金融风险极低的业务,可以要求很少的资本金,如支付宝及余额宝业务。“余额宝业务也有风险,但不是很大。余额宝的钱给了金融机构、基金,基金又将钱给了商业银行。余额宝的实际风险在于商业银行是否正确有效地使用这笔钱,没有‘用坏’。”他表示,总而言之,余额宝风险并不比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风险更高,所以他没有必要用很高的资本金去承担风险。
(张文晖) 
 
《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0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