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探索
国际知名智库预测全球经济走向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部门/单位:图书馆 文:张伟 陈博 陈建 王志远 闫海防 关晋勇 刘键 图:- 签发人:刘春

 

 国际组织与美国智库的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经济之船将在2015年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俄罗斯的不稳定、欧洲的停滞、中国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将会被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所抵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先前预测全球经济2015年将增长3.8%,但油价暴跌可望使其将这一预测上调至4.6%。世界经济在2015年面临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包括:美联储提高利率给金融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带来的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仍然存在的脆弱性;新兴经济增长继续下行的风险;地缘政治危机以及埃博拉病毒进一步扩散所带来的影响等。
美国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CFR)的经济学家近日撰文指出,美国面临债务清算。美国高达32万亿美元的消费者债务及次级贷款卷土重来,对正在好转的美国经济发出危险信号。欧洲如果未能进行重大结构性改革,也将面临较大麻烦,经济增长与投资保持低位,失业率处于过高水平,希腊选举结果可能再次导致欧盟出现危机。中国将会进行结构性的金融与能源改革,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另外,全球贸易自由化在2015年可能出现突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世界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日前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世界生产总值在2015年将增长3.1%。预计美国经济在2015年增长2.8%,高于2014年的2.3%。商业投资将明显增长,居民消费量也将随着就业的持续改善而加强。政府财政仍将处于紧缩状态,但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要比过去几年小得多。预计美联储将于2015年中期提高利率,但其总体货币政策仍将处于宽松状态。欧洲经济前景仍然不乐观,预计欧元区在2015年增长1.3%,略高于2014年的0.8%。欧元区很多国家的GDP水平还未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失业率依旧高企,面临通货紧缩风险。日本经济在201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连续下滑,陷入衰退(技术性衰退,因为第二季度的下滑是在第一季度强劲增长的基础上,主要由消费税增加造成),预计2015年增长率为1.2%。日本政府2013年推出的财政和货币双刺激政策促使价格指数从紧缩转为膨胀,但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同时,日本政府债务与GDP比重已上升到近250%,增长不可持续。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负责人洪平凡指出,东亚地区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GDP增长在2015年至2016年能稳定在6%左右。其中,中国增长可能放缓至7%。东亚地区将保持强劲的居民消费,出口也将有所改善。发展中国家中,非洲的总体良好增长势头将继续下去,预计2015年增长4.6%。南亚地区经济增长逐步回暖,预计从2014年的4.9%上升至2015年的5.4%。西亚经济在2014年受到油价下跌以及伊拉克、加沙地带和叙利亚武装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在2015年预计将恢复至3.7%。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增长将从2014年的1.3%回升至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3.1%。正在转型的经济体中,乌克兰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石油价格下滑使得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资本外流,卢布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上升。预计俄罗斯经济在2014年接近零增长,而乌克兰本身则陷入严重衰退。2015年前景仍不乐观,预计俄罗斯经济增长为0.2%。
经合组织:风险与机遇并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在2015年有望达到3.7%,整体将呈现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特点。一方面,各经济体之间不断拉大的经济差距将为处于复苏态势的世界经济带来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各国和地区能够坚持实施有助增长的改革措施,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将有望提速。
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欧两大经济体在2014年的境况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经合组织认为,美国经济回暖趋势明显,2015年经济增长有望升至3.1%。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增长提速或将促使美联储于2015年中期出台加息政策,但经合组织专家对此警告说,加息除了能暂时抑制美联储对于通胀出现的担忧外,很有可能导致更多新兴国家承受金融压力和风险,进而破坏全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欧元区部分国家虽然在2014年呈现出了一定的复苏态势,可其整体脆弱的复苏进程说明该区域彻底走上复苏正轨尚需时日。经合组织在展望欧元区2015年经济表现时,敦促欧洲央行应“竭尽全力”地兑现刺激经济的承诺,同时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经合组织将欧元区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调至1.1%,表现出了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谨慎乐观”态度。令人意外的是,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曼恩女士对欧洲经济回暖则显得较为悲观,她认为,由于失业率长久居高不下,加之通胀率持续低于预期目标,欧元区可能会陷入增长陷阱,进而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消极影响。
经合组织认为,新兴经济体在2015年的经济表现“值得期待”,但新兴经济体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增速差距将持续拉大。经合组织在展望时认为,受到油价下跌与贸易低迷的双重打击,俄罗斯经济情况将持续恶化,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很有可能在2015年集中体现,进而致使其经济负增长,直至2016年才能初见复苏曙光。经合组织认为,印度近年来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努力使其能够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有望达到6.6%的增速,对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经合组织认为,巴西经济在经历了2014年大幅减速之后,巴西政府积极实行的结构调整有望使该国在2015年实现经济增速为1.5%的缓慢扩张。
世界经济论坛:十大趋势亟需关注
世界经济论坛的预测认为,收入不平等加深、失业率攀升、领导力缺失、地缘战略竞争激化、代议制民主式微、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严重、恶劣天气频发、民族主义情绪加剧、水资源压力增大和健康产业重要性上升,是2015年全球亟需关注的十大趋势。
世界经济论坛认为,收入不平等加深和失业率攀升这两大问题高居榜首表明,与前几年相比,人们普遍认为这两大问题仍在每况愈下。经济增长乏力和就业形势黯淡的恶性循环,已使得收入不平等现象日益严峻。持续加剧的社会不公已经成为北美地区的头号挑战。过去10年,美国社会创造出了惊人财富,但却落入了极少数人的腰包,而且这些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技术及其带来的效率常常被视为造成失业问题的元凶,但实际上工作机会本身并没有消失,它们在不断发展进化。一个行业的损失往往意味着另一个行业的收获。要改变失业问题加剧的现状,应推动实现真正的创新和投资,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跨国合作。其关键则在于政府和私营部门要以全球化的视野看待失业挑战,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逆流。
世界经济论坛表示,地缘战略竞争和民族主义情绪首次上榜,反映出国际政治日益分化以及部分人对全球化出现的抵触情绪。环境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环境污染、极端天气、水资源等问题都有可能加剧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动荡。健康问题列入十大趋势体现出国民健康与经济健康之间的共生关系: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医疗卫生体系在应对人口变化、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和传染性疾病爆发时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关注运用科技提升健康服务。
世界经济论坛在预测趋势的同时,力求指出各趋势的复杂性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帮助领导者和决策者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论坛执行董事埃斯彭·艾德表示,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高度关联并且亟待解决,所有利益攸关方只有彼此加深了解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德国基尔:整体向好 风险犹存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认为,未来两年世界经济有逐渐向好趋势,但面临众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按照购买力平价体系计算,预计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7%和3.9%。未来两年里,全球产能将缓慢扩张,世界贸易将实现适度增长,预计2015年和2016年将分别增长4.5%和5.5%。
发达国家方面,报告预计美国经济2015年和2016年将分别增长3.2%和3.5%。劳动力市场的持续改善将逐步加速私人消费支出的增长。企业投资也将在国内外销售前景良好的前提下重获动力,企业融资环境也将得到改善。
欧洲经济脆弱性依然明显。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幅下跌的油价将刺激私人消费领域的快速增长。预计欧元区经济在2015年和2016年将分别增长1.2%和1.5%。但欧元区严重的结构问题将制约其经济快速复苏。未来两年低通胀率将成为欧洲经济常态,预计2015年通胀率仅为0.3%,失业率预计为11.2%和10.6%。新兴经济体未来两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使其经济无法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因此经济结构转型尤为重要。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稳定汇率,无法全面刺激经济,因此许多国家的财政政策回旋空间受限。
报告指出,未来两年的世界经济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如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冲突和金融市场动荡等。报告认为,地缘政治危机短期内将会持续发酵,但不会再度激化。美联储提高利率将给金融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带来明显压力。此外,欧元区重债国大选临近,给欧元区经济再添变数。
日本智库:喜忧参半 警惕通缩
日本综合研究所近日发表论文分析了2014年世界经济的状况,并对2015年世界经济的走势作出预测。该文认为,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喜忧参半。一方面,美中两大经济体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其作用值得期待。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正在进入新一轮增长期,2015年增速不会放慢。中国在保持7%增速的同时,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并通过利率微调使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美中经济的良好表现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人们担心的是正在蔓延的全球性经济通缩,其动因是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油价下跌推动国际初级产品和资源价格缩水,引发各国物价走低,这种不断蔓延的通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现在还难以估量。为抑制通缩,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在下调利率。同时,一些国家开始竞相压低本币的比价,可能出现各国货币轮番贬值的现象。所以,2015年各国的金融、利率和货币政策值得密切关注。
丹麦银行:复苏强劲 增长提速
丹麦银行研究部日前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走势时指出,经过几个季度的迟缓发展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在2015年第一季度出现同步加速现象。
丹麦银行认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将出现复苏迹象。尤其是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就业情况持续好转,油价下跌提高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尽管美元币值走强,但是汇率问题不会成为阻挡美国经济好转的重要障碍。随着乌克兰危机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渐趋减弱,加上欧元贬值、油价下跌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双宽松可期,欧元区经济将获得上升动力。日本经济经历2014年4月增值税上涨的冲击后,工业产出和零售销售业绩得到恢复,日本经济在2015年将出现温和增长。
丹麦银行认为,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中国经济在2015年也将有较好表现。尽管中国经济略有放缓,但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减息措施表明中国仍将重视经济增长。另外,由于通胀水平低于预期,丹麦银行认为,中国政府将实施宽松政策,使经济增长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安德拉什·伊诺陶伊:总体稳定 仍需改革
匈牙利现代中国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安德拉什·伊诺陶伊教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时期,总体形势维持低增长态势。2015年世界经济表现将好于2014年。但是,包括地缘政治冲突在内的不确定和危险因素将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增长,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结构调整仍然没有结束,将继续拖累全球增长。在许多国家,长期失业问题和青年失业现象仍是巨大挑战。
伊诺陶伊预测,2015年,美国经济将继续加快增长;欧元区经济增长幅度将较小;东亚地区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经济增长将维持现有水平。
(张伟 陈博 陈建 王志远 闫海防 关晋勇 刘键) 
 
来源:《经济日报》2015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