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党校
绵阳市借改革东风大力提升县级党校办学水平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3日 部门/单位:绵阳市委党校 文:余正军 图:- 签发人:刘奇志

  10月12日至23日,绵阳市委党校校委委员、纪检员刘奇志带领市委党校工作联络处、教务处、科研处、市情研究咨询室等处室有关人员深入全市9个县级党校开展教学体制改革评审工作。

  评审工作通过仔细查看“硬件”建设、改革工作“软件”材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而展开。既有扎实的调研分析,更有市、县党校的充分交流;既从根本弄清了县(市)、区委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工作成效和新突破,也厘清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相关体制改革工作征求各地党校的意见建议。

  在与各县(市)、区委党校交流的过程中,刘奇志反复强调:县级党校各项工作在以往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这与各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也是市、县两级党校协力创新的结果。我们要把县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化,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改革方向,必须遵循党校发展的各项客观规律,必须要提升服务能力,为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而展现自身的特色。

  评审过程中,市委党校评审组和各县(市)、区委党校的同志一致认为,应市、县联动,借改革东风努力提升县级党校的办学水平。

  一是借力改革促发展。在县级党校教学体制改革中,人才、重点学科等方面的限制日益凸显,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与仍然落后的服务能力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全市党校教学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要推动党校体制改革工作重心下移,多措并举促进党校改革发展,与全市改革发展、创新驱动同步安排,同步推进。

  二是借力评审上水平。按照《中共绵阳市委办公室关于推进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绵委办〔2015〕9号)文件精神要求,通过“以评促建”,把握“党校姓党”的内在实质,强化按照组织需求培训党员干部,主动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创新,实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借力创新强作用。多年来,全市党校事业发展遵循规律,以“梯次建设、分类指导、典型推进、阶段达标”为思路,通过整合资源、叠加项目,优先上规模、上水平、出特色,打造县级党校教学、科研、咨政第一梯队,上报的调研报告等成果是各地各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