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启动扶贫攻坚工作一年来,州委党校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扶贫攻坚指挥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及全州扶贫工作系列会议精神,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倾情倾智倾力,真扶贫扶真贫,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蹲点调研,精准识别扶真贫。一是率先垂范,蹲点调研。常务副校长先后3次带领工作组深入理塘县村戈乡两个联系帮扶村——查卡村、牧民新村开展蹲点调研,实地督导,采取听、看、访、查、问等方式,摸清村情、掌握户情,并多次召开乡村两级座谈会,听取精准脱贫的意见建议。一年来,校委成员先后带领5个工作组25人次深入帮扶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组指导村、乡、县三级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档立卡共53户175人,做到家庭成员构成、财产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措施等基本信息清楚,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及时形成《关于开展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督查的情况报告》上报州级相关部门。三是积极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工作组先后在春节、藏历新年等传统节日走访慰问贫困户16户,送去慰问金5000余元,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发挥优势,扶贫先扶“志”扶“智”。着力从思想上、知识上、智力上开展扶贫。一是支持开办农牧民夜校。选派两名骨干教师定向帮扶,参与农牧民夜校培训师资和编写培训资料,并作为主讲老师直接参与宣讲。二是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工作组和第一书记加强宣传中央、省、州关于扶贫工作的会议精神,省委十届七次、八次以及州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等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宣传依法治州、民族宗教政策、富民惠民政策等,注重介绍州内外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和项目,不断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努力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一年来,累计集中宣讲4场次,乡干部、两村村“两委”成员、党员、部分贫困户村民等100余人次听课。
因地制宜,推动产业真扶贫。一是主动对接早谋划。常务副校长先后两次带领工作组到理塘县扶贫攻坚指挥部衔接落实脱贫项目。二是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针对两村距离县城近、位于G318线旁的便利交通、牧民新村规划建设较好、查卡村拥有丰富的温泉等优势和两村“无草场、无耕地、无牲畜”的最根本致贫因素的劣势,研究对策,结合县、乡产业规划,建议组建村专合经济组织,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扶贫,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其中牧民新村通过新村规划、风貌改造、内部维修,力争打造为“牧旅结合”示范村;查卡村依托温泉资源实施招商引资,开展集洗浴、休闲、食宿为一体的产业实体。同时,建议在村、乡合理设置一定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引导贫困户家庭青年劳动力进城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在深入调查调研基础上,与乡、村共同制定《2015—2020年扶贫攻坚工作规划》,并细化形成每年工作计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实现2016年预脱贫12户45人,为确保如期完成两村脱贫“摘帽”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设立脱贫帮扶资金。按照“三个一部分”筹资原则,设立脱贫帮扶基金,即州委党校划拨一部分经费、校总支党建经费倾斜支持一部分经费、教职工自愿捐赠一部分,确保每年累计筹集10万元以上,做到专款专用。
推进共建共创,建强结对村党组织。一是选优配强“第一书记”。由教学、行政两个支部各选派1名懂藏汉双语的科级党员干部分别担任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及时解决驻村干部工作所需设施设备和生活用具,并及时兑现了驻村补助。二是抓阵地建设。学校支援查卡村、牧民新村两个结对党支部各3万元党建经费,主要用于村委活动室等阵地建设,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提升党员能力素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贫困户脱贫奔康。三是抓党建。引导结对党支部建章立制,规范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并认真开展支部书记为结对党支部“上党课”活动,助推基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先后由常务副校长、校总支书记和行政、教学两个支部书记上党课4场次。
加强领导,严格考核问责。一是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由常务副校长任组长的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委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牵头的帮扶贫困村小分队,切实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领导,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脱贫攻坚日常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广泛动员,向教职工印发《脱贫攻坚帮扶倡议书》,动员全体党员及教职工行动起来,倾情倾智,集全校之力,强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三是实施考核问责,建立“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机制、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并与干部职工年度个人考核挂钩,与晋升晋级评优评先挂钩,做到帮扶户不脱贫结对不脱钩,使人人肩上有扶贫担子,人人手中有扶贫任务。
围绕中心大局,加强专项培训。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中央和省、州委有关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及业务知识纳入主体班培训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扶贫攻坚的意识与能力。一年来,举办脱贫攻坚工作系列专题培训班2期,调训乡镇党委书记140人次;举办村党支部书记暨精准扶贫培训班3期,调训村支部书记550人次,并邀请州扶贫移民局等多个州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来校为学员开展专题授课。同时,选派教师28人次参与“甘孜州扶贫攻坚层级培训班”的班级管理,做好教学服务。动员教师瞄准扶贫攻坚这个大局,选题立项,开展科研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