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委党校“三个抓手”推进质量立校
一是坚持“党校姓党”抓培训。强化干部培训中“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两个重点,进一步完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体系。2019年,计划举办培训班培训1500人次以上,开展宣讲18场,预期受众人数达1800人次。
二是围绕中心工作抓科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抓住县情研究重点,注重难点、热点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促进科研落地,力求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专题,促进教研一体化。2019年共计划立项调研报告7篇。
三是提升师资素质抓队伍。不断增强“内力”,组织年轻教师到省委党校专题培训学习,开展教法研讨、教学观摩、试讲评课等教研活动10余次。积极借助“外力”,2019年,计划邀请省委党校、市委党校教授和县领导、部门领导、基层干部和“土专家”授课共计100人次,外聘师资专题占授课专题数50%以上,切实补足师资短板。
东兴区“三抓三重”扎实开展科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大测试”
东兴区探索形成了科级领导干部“四凡必考”的“考学思辨”制度。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省、市、区各级重要会议精神,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东兴铁军干部队伍,执行好“考学思辨”制度,积极开展年度科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大测试”。
一是抓谋划,重准备,精心组织强推动。开展培训打基础。制定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省、市、区各级重要会议精神,党纪党规法律知识,各职能部门专业知识等考试内容纳入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知识储备量。研制方案定职责。区委领导亲自研究和审定“大测试”工作方案,对测试涉及到的考题选择、试卷印制、经费支出、器材购买及场地借用等重要事项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各项工作责任明晰、推进正常。召开会议保落实。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按照测试工作方案,组织50余名考务人员召开考前培训工作会,将测试场地布置、监考人员职责、考务后勤安排等重要环节进行细化分工,确保各项测试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抓过程,重实际,灵活方式助开展。“开卷+闭卷”分层测试倡导科学考核。要求45周岁及以上的干部参加开卷测试,45周岁以下的干部参加闭卷测试,达到了解干部知识储备量、督促干部加强学习的双重目的。“室内+室外”联合监考严防徇私舞弊。每个测试室安排室内监考人员2名负责考场内部纪律监督,每条楼道安排纪委人员1名从事考场外情况巡查,同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成巡视组流动查看全部考场,杜绝一切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单向+双向”交叉阅卷务求事半功倍。改变过去单独指定少数人员阅卷的陈旧模式,将序号为单双号测试室监考人员交叉打乱互相批阅试卷,同时设置视频监控和纪委人员全程监督,做到公正高效。
三是抓管理,重运用,紧密结合促长效。严管请假人员。认真执行定位考勤、请销假、请假通报公示等“七项制度”,请假人员必须事先由单位主要领导向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请假,严禁“打招呼”请假、事后补假等随意请假行为。狠抓考场纪律。研究制定科级领导干部“大测试”考场纪律制度,明确考生规则和监考人员职责,设置监控室全程跟拍干部测试现场,安排专人在教室内、楼道中对干部作弊现场进行全程监督,切实严肃考风。兑现结果运用。把领导干部测试过程中的纪律表现和测试成绩装入个人测试档案,作为评价领导干部重要内容之一,并将测试成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年度考核等干部工作的重要参考,督促干部养成长期学习、懂得学习、热爱学习的好习惯,真正做到以考促学。
资中县委党校“三对接”做好2019年干训工作
一是注重组织需求与学员需求的对接。围绕全县加快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四川丘区经济强县的战略部署,提前调研、提前谋划,把县委对干部履职的要求,同全县干部的培训需求对接起来,邀请知名专家为学员答疑释惑,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为推进县委中心工作做好服务。二是注重增强党性与提升依法从政能力的对接。严格按照党性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教育培训注重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等学习,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强化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依法从政能力教育,不断增强参训学员的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三是注重评教与评学的对接。组织教师开展调研,为推进“调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打下扎实基础,同时通过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评教活动,针对课程设置、教师水平、教学效果等,设置个性化教学测评表,及时分析总结测评结果并反馈授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水平。计划2019年举办党员干部培训5期、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宣讲工作30场、学术论文交流会2次,完成科研新课题5篇、撰写论文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