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委党校积极搭建新的党性教育平台,与三线建设干部学院一体化运行一年来,紧紧围绕三线文化挖掘、课程开发、教学点打造、师资培养等方面,切实优化办学布局不断丰富教学框架,不断推进学院建设,传承弘扬“三线精神”。
整合资源,优化办学布局。攀枝花市三线建设遗址遗迹分布范围广,三线建设干部学院与各县(区)、攀钢、攀煤等大企业力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以建设“可学习、可参观、可借鉴,可体验”的现场教学基地为目标,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和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园等为重点,做好全市现场教学基地的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和全域共建,设立“三线建设干部学院东区分院”等7家分院、“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等 19 个第一批现场教学基地授牌,逐步形成学院抓总、分院协办的办学模式和“学院+分院+基地”的办学格局。
多管齐下,丰富课程体系。紧扣弘扬三线精神和传播“英雄本色、阳光味道”的目标,深度挖掘三线精神的内涵、实质及时代意义,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积极打造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课程体系。相继开发了“三线精神的弘扬及其传承”“国家领导人与攀枝花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的脊梁——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大国重器 中国速度——攀钢轨梁厂万能生产线”以及“背水小道”“煤矿工人的一天”等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三线特色”的理论、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课程,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的教学框架和“菜单式”“套餐化”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市内外各层次、各类型的培训需求,不断提升办学活力。
加强交流,促进融合发展。三线建设干部学院在课程设计、现场教学点开发中,加强与市档案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物局等单位协作,初步掌握了部分离退休老三线建设亲历者名单,建立起离退休老三线建设者师资库。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国家、省级的专家学者来校为学员举行专题讲座,专家的讲授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学员普遍感到既“解渴”又“管用”。同时组织多名教研人员和教学管理骨干到井冈山、延安等地干部学院进行交流学习,拓宽视野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