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党校
宜宾市县级党校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2日 部门/单位:宜宾市委党校 文:毛红 签发人:张华清

 

珙县党校创新四举措为科研咨政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横向合作交流,形成大调研格局。中共珙县县委党校提出了“平台共建、资源共用、信息共享、成果共推、权责共担”的目标要求,围绕“打造一种新模式”“建立一套新机制”“搭建一个新平台”的“三个一”要求,积极推进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更好地体现针对性、实效性。

创建新机制。珙县党校把2019年定为“教师素质提升年”,把“完成一个科研课题”和“完成一个咨政课题”作为教师“五个一”提能工程的要求,督促教师搞科研,给教师成长加压力,给科研开展添动力。

组团式调研。珙县党校课题调研组以“文旅融合”为主题到曹营镇和洛表镇组团开展课题调研。就是把调研主题、内容相近的课题组组合在一起搞调研,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调研增加基层部门、乡镇的压力,又能很好的发挥集体调研便于集中研讨和集体交流的优势,这也将是我校今年调研工作开展的主要模式。

推进教研一体化,努力提升学员的科研能力。我们的做法是让老师们把科研咨政课题的方向抛出来,让“递进培养计划年轻干部铸魂工程培训班”的学员做意向性选择,然后把59名学员分成6个大组12个小组,由13名教师带队深入基层开展主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最后,指导老师再将所有子课题内容融合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和借鉴学员的调研成果,形成博采众长的课题报告。

 

兴文县委党校多点发力持续打造干部党性教育品牌

一是打造精品培训课程。牢牢把握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根本,着力提升课程质量,开发并推广“优质课+精品课”模式,已开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学导读》等10余个优质课程,《共产党宣言导读》等10余个精品课程,着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打造精锐师资队伍。坚持队伍结构“优”、专业能力“强”、授课质量“好”、科研水平“高”的理念,整合省内外党校和高校专家、市内党政干部和校内师资力量。做好集体备课、新专题试讲等工作。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培养、考核制度等,切实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三是打造精品培训线路。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研学知行教学,将井冈山、延安、兰考等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形成3条为期7天的精品教学线路,并根据培训班次需求,增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廉政教育等线路规划,确定8个省、市内现场教学基地,实现传承与弘扬完美融合。

四是打造精准培训方式。根据专题内容、培训对象的需求,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和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在“党校+农民夜校”基础上,探索创办“基层党校教学点”“党校大讲堂”,把党校特色大课堂向基层延伸,准确传递党的大政方针,进一步扩大党校干部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影响力。

 

筠连县委党校“听、学、讲、写”四大举措培养年轻干部

为适应新时代干部培养的需求,从筠连县年轻干部铸魂工程递进培养培训班第一期开始,筠连县委党校实施“坐下来听党课、走出去学典型、站上台讲体会、静下心写文章”四大举措培养年轻干部。

坐下来听党课,提升党性修养,将年轻干部培养成为一个有信仰、有思想、有担当、有激情、有底线的人。走出去学典型,从眼界、思维上让学员们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升华。站上台讲体会,为期30天的培训结束后,举行学习交流会,学员们上台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所悟,充分展现年轻干部的党性、觉悟、思想、志气与决心。静下心写文章。2019年5月,筠连县委党校编印了铸魂班第一期学员的学习成果《熔炉铸魂 绽放青春》。7篇调研文章接地气、有见解,有深入的调查,有透彻的分析,有切实可行的对策。25篇心得体会,写出了学员们“讲党性、勤学习、善思考、重实干”的品质,写出了学员们“坚定信念、修养品德、创新工作、敢于担当”的精神。

 

南溪区委党校“五个强化”发挥党校作为

近年来,南溪区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党校姓党,突出强化“思想引领、干训基础、培训模式、办学质量、科研咨政”,有效发挥党校作用,提高党校办学水平。

强化党建思想引领。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以及中省市区重要会议指示精神,组织骨干教师到基层宣讲。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和专题学习会,有效提升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意识。

强化干训发展基础。坚持把党校改革发展和干部教育培训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科学制定干部培训规划,明确提出了“打造南溪铁军队伍,建设川南一流县级党校”目标。建立干训经费投入逐年增长机制,每年至少投入500万元以上,大力开展“十百千”干部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现基层干部到党校“零缴费”培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教育培训的“全覆盖”。

强化培训模式创新。借助高校教育资源,创新实现“引培到区”。依托区内“一中心三基地”资源优势,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实践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活动。打造南溪本土“红色教育”品牌。强化“网络平台”培训,投入150余万元,建成“南溪干教直通车”、视频直录播教室2间,实现了党校现代化教学。

强化办学质量提升。大力实施“名师”工程,构建“领导+专家学者+基层干部+乡土人才+本校教师”的师资结构模式。区委书记、区长等区级领导干部每年坚持为学员授课。注重教师业务培训,坚持集体备课、内部试讲制度,积极推荐教师到省委、市委党校培训学习。

强化科研咨政作用。整合全区科研资源,由党校牵头,构建信息多元、资源共享、成果互用的“大政研”平台,围绕重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宽领域、开放型的科研咨政,形成了《打造南溪人文景观廊道,建设美丽江城》《工业园区科学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等一大批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科研咨政成果,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今年,已成功申报省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科研课题10项,市级重大咨政和一般咨政课题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