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应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四川领导科学研究会邀请,常务副校院长刘毅出席《非公企业党建与领导管理创新---泸州公交党建科学化案例研究》课题审稿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词。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刘海藩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白占群、卢先福,泸州市政协主席喻双,泸州市委副书记曹建国等领导同志以及泸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会。四川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原常务副校院长李锡炎教授主持会议。

刘毅在致词中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力度,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形成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有力促进了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但总体讲,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仍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空间还很大。由锡炎同志主持的课题组,以泸州公交为案例,成功申报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重点课题“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与科学发展领导力提升——泸州公交科学领导与科学发展互动机制研究”,并形成最终理论创新成果——《非公企业党建与领导管理创新—泸州公交党建科学化案例研究》,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领导管理创新二者的结合点上切入,对泸州公交党建党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论证构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包容互鉴的融合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非公党建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总结提炼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基本规律的法则、定律与运作模式,对于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刘毅指出,泸州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毗邻长江水系,区位优势突出,工业基础坚实。近年来,泸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泸州市委、市政府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市情,立足自身实际,抢抓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去年泸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增速跃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泸州市委、市政府在今年五月召开的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明确了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目标、任务、要求以及实现的路径、方法和举措,确保建设川滇黔渝区域中心城市,泸州迈上了次级突破、科学发展的新征程,泸州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泸州公交公司作为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在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唐承金同志带领下,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企业党建提升为优势资源管理工程,积极优化党建载体,全面创新管理方式,有效提升了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发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发展促进党建”、党建工作与企业科学发展互促双赢之路,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企业,为泸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毅在致词中说,近年来,四川省委党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关心指导下,在全省各市州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坚持质量立校、发展强校、改革兴校,大力推进“教学质量”、“科研精品”、“人才队伍”、“基础设施”和“信息化”五大工程建设,着力提高党校工作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和理论宣传、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和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朝着建设“特色化、开放型、示范性”和“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省级党校的目标不懈努力。诚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继续关心支持四川省委党校工作,对四川党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