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院新闻
邓颖率调研组赴凉山、攀枝花调研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2日 部门/单位:教务处 文:李颖丽 图:沈洁 签发人:沈洁

 

为认真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在全省开发一批党史党性教育现场和课程。6月4日-7日,副校院长邓颖率调研组赴凉山、攀枝花等地就党史党性教育现场和课程开发进行调研。调研组由省委党校、省委组织部党建办、省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负责人组成。

今年2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6月4日,调研组一行首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凉山州视察的足迹,先后到昭觉县三岔河乡三岔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在三岔河村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等彝族群众家中、在解放乡火普村村委会,调研组与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帮扶单位负责人和当地彝族乡亲们亲切交流,切身体会了总书记来到村子时的点点滴滴和感人细节,了解了帮扶措施和脱贫政策落实情况,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川足迹”课程开发进行讨论交流。6月6日上午,邓颖在凉山州委党校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强调,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的凉山之行是来川视察的重要一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厚重,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当前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对“习近平总书记四川足迹”课程开发要深挖主题、提炼特色、合理设置、提升质量,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要综合运用课堂教学、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影像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总书记在川足迹特色课程,以特色课程教学实现党性教育入脑、入心。

 

 

6月7日,邓颖一行赴攀枝花调研市委党校(三线建设干部学院)建设情况。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晓东陪同下,邓颖一行参观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兴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国庆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市委党校(三线建设干部学院)建设基本情况。邓颖对攀枝花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和成效给予了肯定,指出三线建设的历史作用不可忽视,其所内涵的民族精神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深挖三线建设精神内涵,挖掘红色元素和时代价值,提炼总结特色课程,利用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开展好现场教学,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讲好三线故事,让学员在可见、可感、可学、可信中激活红色基因,传承三线精神。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是今年省委组织部确定的10个重点开发党史党性教育基地之一,博物馆是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全国13个省区三线建设的历史面貌。展陈内容由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党中央的决策发动、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三线建设推动发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点项目、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和成就、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七大部分组成。已收集文物、文献史料10000余件(套),图片20000余张。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国共产党史教育基地”。

调研期间,邓颖一行还赴凉山州冕宁县调研了 “彝海结盟”纪念馆建设情况。校院教务处处长胡雪松、副处长沈洁等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