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党校的教学安排,9月至11月,第10期中青二班的42名学员分6个课题调研组,围绕全省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社会管理和党的建设等当前中心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9月18日下午,第十期中青二班举行了课题调研开题报告会,各课题小组代表就调研题目做了简短交流发言。进修部、教务处、文史教研部、经济学教研部、基础教研部、区域经济学教研部、应急管理中心的11位专家教授参加了报告会。省委党校进修部主任魏跃忠在听取了大家的交流发言后作了精彩点评。根据调研日程安排,结合开题报告会的精神,学员们先后走访了有关单位和部分企业,并深入区(县)、乡镇和村,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7篇。


本次调研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思想重视,准备充分。9月4日下午,进修部党总支书记任春艳老师主持召开了第十期中青二班课题调研动员会,并就如何进行调研报告的选题以及调研的整个过程安排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讲解和辅导。动员会后,各调研小组立即召开讨论会拟订调研方案。讨论中,学员们思想活跃,纷纷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最后各小组都制定了调研方案,明确了调研的内容、对象、方法、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很多学员在调研前,还上网收集大量有关资料。所有这些工作为调研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涉及面广,特点突出。本次专题调研的课题共7个,涉及到国有企业党建研究、群体性事件预防、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等,既有经济建设,又有农村建设;既有客观层面,又有中观层面;既有个体,又有群体。这次选的课题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时代性、实践性强。
三是深入基层,方法多样。为了使本次调研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充分的第一手材料,各课题组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要求,采用各种形式,深入基层一线,有些调研小组深入到居委会、村委会和企业。在调研形式上力求多样,包括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重点专访、实地调查、参观考察等,学员们普遍反映不同的调研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在活动组织形式上讲究效率,既有分散活动,又有小组集中活动。
四是求真务实,态度认真。学员们保持和发扬了在党校学习期间培养形成的良好作风,各课题组都把本次调研看成是一次难得的锻炼与学习的机会,大家做到有备而去,虚心求教,坦诚交流。并充分利用调研间隙,沟通调研体会,形成共识;同时,学员们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利用自己工作岗位的优势,主动积极地为其他课题组提供帮助。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尽管学员们赴实地调研安排得比较多,但大家力求一切从简,尽可能给被调查单位少添麻烦,自觉维护中青班的良好形象。
五是收获较多,成果明显。此次调研紧扣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为主题,坚持关注前沿、关注热点、关注民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寻找破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瓶颈,为学员们今后的工作实践提供了很大的启示,例如《成都市国有企业党建研究》就系统的阐述了企业党建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特别是找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定位,以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为目的,《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及其预防思路研究——基于四川省典型事件的分析》则对如何正确对待处理群体性事件提出了好的建议,其提出的“协商民主”制度、“法治保障”两项办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两化互动 统筹城乡 走有西部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则让大家更深层次的理解了两化互动的科学内涵与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三农”视角的四川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及创新发展研究》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应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场所的发展思路,《统筹城乡发展 创新社会管理——自贡市贡井区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思考》提出了坚持城市和农村城镇同步发展、加强社会建设、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等建议,《盆周山区、川中丘陵县(区)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元市苍溪县、绵阳市盐亭县为例》对农村土地流转“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户自愿、依法有偿”的方法进行了解读,《产村相融 连片推进—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广安模式》提出了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应该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产村相融、典型示范四个方面。七篇文章立足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当前的热点问题,让学员们对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统筹城乡等不同领域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通过此次调研,学员们进一步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调研时间较紧,有些问题难以深入调查,但7篇调研报告分别对不同的课题在基本情况、客观成效、存在问题、建议对策等方面都不同程度作了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