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党政综合二班畅谈“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7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10月26日上午,党政综合二班全体学员围绕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精神,结合近年来四川法治实践和各自工作,畅谈学习体会,共同研究思考,务实提出建议,气氛十分热烈。

    大家一致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第一次以最高政治决策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全会立足我国法治建设实际,提出了依法治国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将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有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有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紧扣法治建设重点和制度机制完善,推动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想法和建议。管钊、姚奇杰、曾吉明认为,推进依法治国,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是前提。领导机关应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引入专业力量把关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党内法治;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健全党委、政府依法办事和决策程序。领导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克服“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的错误认识,坚持用法治方式化解征地拆迁、群众上访等现实矛盾和问题。苏世升、周建平、李强认为,推进依法治国,约束和规范公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关键。人大、政协应发挥好各自职能,监督、评议公权力行使;全面深化以行政复议、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案件评查考核为重点的依法行政监督体系建设;加强侦查、检察、审判权相互监督和制约,促进公正司法。王凤鸣、党海燕、陈尧、李建军认为,推进依法治国,引导群众是基础。加强法治宣传,推动“法律七进”从“活动式”向“常态化”转变,普及“遇事找法、出事信法”观念,扭转个别群众“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法、信上不信法”的错误言行,让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周密、杨晓涛、李栋、张世忠认为,推进依法治国,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各部门应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为主体,抓紧推进一些法治效果显著的工作。廖立新、全晓峰、周德强认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新部署、新要求,推进治蜀兴川法治实践,必须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工作推进机制,增强系统外部推力。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配齐建强各级依法治理领导和工作机构,强化其统筹、协调、督导、激励等职能,整合各成员单位力量,搭建工作新平台。

    大家纷纷表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是一个长期过程,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加以推进。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交流探讨《公报》只是起步,深入领会、学以致用,一以贯之、身体力行才是核心。在近期和和今后工作中,将把带头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贯彻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刚要》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进一步深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努力为加快推进四川实现“两个跨越”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