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方向和出路在哪里,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班调研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全班39名学员于12月12日奔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调研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经验做法。
通过座谈,学员们了解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泸州市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川省首批示范性高职学院、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于2014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功创建泸州技师学院。近年来,该院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完善学生创业工作机制,赢得了社会好评。大家切身感到,面对我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要求,全省各类高等学校必须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持,并重点做好以下5个方面:
一是认清发展大势。要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按照教育部、省政府即将出台的相关实施方案或工作意见,把好方向,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狠抓落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重新定位、主动转型、创新发展,做到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好本科职业教育。
二是服务全省大局。要对接全省产业结构布局,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尤其是要围绕我省确定的五大高端成长性产业和七大优势产业,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专业调整上做好文章,以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以人才培养支撑产业升级,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大局。
三是注重培养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坚持立德树人,改革体制机制,以市场需求引导培养目标,倒逼课程设置改革。要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牢固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这一理念,加强校企合作和协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是改革内部机制。要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区域产业布局为导向,主动调整队伍结构,弥补服务地方的人才短板。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学校科技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和决策咨询等的激励保障机制。
五是发挥辐射效应。高校科研院所要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履行职责,积极、稳妥、有序的做好与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合作,帮扶其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在巩固提高我省职业教育水平等方面发挥辐射效应和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