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党政综合一班认真开展“中国梦”专题教育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6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5月23日,党政综合一班全体学员专程赴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图片展,参观过程后,大家结合几天来的学习课程和自身实际进行了热烈讨论,5月25日又分组进行“中国梦”专题研讨。

  学员们高度评价了《复兴之路》展览。《复兴之路》展览通过大量历史图片资料,辅以影视资料播放,实物、模型展出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近现代史。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如何觉醒,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中国梦”,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复兴之路》使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复兴之路》告诉我们,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中国。然而,无论是晚清的洋务派、维新派、北洋派,还是实施“三民主义”的革命派,都无法挽救中国,而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走入腐朽和屈辱的深渊,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从此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段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伟大胜利。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特别是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三十多年的超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世界级军事强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的大国正在崛起。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迈上了伟大复兴之路。

  学员们一致认为,《复兴之路》展览通过重温中华民族走过的百年历史,充分展示了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强烈期盼和坚定信念。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第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第二,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论是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还是建设强大的国防,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全方位的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使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三,要坚持改革开放。清朝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改革开放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务必长期坚持。第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无论是清王朝的封建主义,还是北洋军阀的宪政民主,还是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实践证明都救不了中国,能够救中国的只有社会主义。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才推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的国情与苏联不一样,中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能继续走计划经济的苏联模式,而是应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第五,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学员们纷纷表示,我们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篇章。第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调动各区域各方面积极性,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优化全省发展总体布局。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着力解决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推动四川实现转型发展、跨越提升。准确把握“三大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和工作要求,以多点多极支撑为总揽,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为路径,以创新驱动为动力,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通过不懈努力,保持快于全国的发展态势,到2017年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三个翻番”目标,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赶上全国当年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建成,建设美丽四川取得重大进展。第二,毫不动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全省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自我革新,跳出条条框框,大胆试大胆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的新路子。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探索符合四川实际的改革开放之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力争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三,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四川和谐稳定,为实现“两个跨越”、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深入实施《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加快建设法治四川,形成保证国家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完备的法规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四,排除万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使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从政环境,为推进“两个跨越”、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我们将坚持做到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坚持做到思想教育务必从严、干部选用务必从严、管理监督务必从严、惩治腐败务必从严、改进作风务必从严、制度治党务必从严、纪律约束务必从严、落实责任务必从严“八个务必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