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和提高党性修养,10月16日上午,高校及科研院所班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自发组织到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
首先,大家参观了卢沟桥。卢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在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在建成之初,卢沟桥曾是当时世界上技术含量最先进,难度最大,最为美丽、壮观的一座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在这里,中国抗日军队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民众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参观完卢沟桥以后,大家从威严门进入宛平城。看到城墙上残留的日军炮弹留下的巨大弹坑和密密麻麻的弹孔,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由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随后,大家来到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在纪念馆前面,有一头怒吼的醒狮,狮头西顾,遥望着西方的卢沟桥,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不屈、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进入大厅,首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组由中国各族人民组成的铜墙铁壁、血肉长城群雕。雕塑中的人物表情坚毅,眼神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必胜的信念,大厅的上方有8口大钟,象征8年抗战的警钟长鸣。
纪念馆展区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第三部分,抗战灯塔、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第五部分,浴血疆场、民族壮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支援;第七部分,历史胜利、巨大贡献;第八部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纪念馆中的一幅幅图片、革命先烈遗物和一系列影音设备,让大家置身于当年的战争情景,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抵御外辱上的不屈精神和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光辉业绩。在这里,大家看到了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桩桩惨案、一个个“万人坑”、“三光”政策、“无人区”、细菌战和化学战等,让人触目惊心,让人感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灭绝人性。
参观结束后,大家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历史不应忘记,历史应该反思,历史再次以血的教训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当前,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和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应有的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