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经济金融班学员赴彭州考察绿色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8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9月14日,经济金融班全体学员在省委党校的统一组织下前往彭州,开展了主题为“五大发展理念下的绿色发展——彭州市的实践与思考”教学实践活动。学员们先后考察了葛仙山镇乐江村、龙门山镇宝山村、绿色工业产业园和国际友城合作馆。学员们一路考察,边看边听,深受震撼。大家认为,彭州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央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是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许多案例值得复制推广。

启示一: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山高路又险,村穷人心散,姑娘留不住,光棍一大片”。这首民谣是几十年前宝山村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看到的宝山村已建成资产近70亿元的综合性集团,拥有下属企业26户,全村村民全都住入了别墅。于是又有了“山青水秀,村强民富,村民住别墅,家家文明户”新民谣写照。宝山村的巨变,用村民们的话说,关键是有了党的关怀,关键是有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干部带头人。村里老书记贾正方是这片热土的传奇人物,1966年在国家地质队工作的贾正方因工伤退休回村,怀着“我要回农村去,从农村走出一条路来,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农民争口气。自古以来,农民就被人瞧不起,与低贱为伍,我就不信农民不能登大雅之堂。”坚定信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从最初开地造梯田、种果树建林场、办铜矿、烧石灰、修建电站、发展旅游,不断探索新农村发展之路,于1994年组建成立彭州市宝山企业集团公司,带领全村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启示二:“统筹城乡、两化互动”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彭州近年来在省市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大刀阔斧进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成果丰硕。葛仙山镇通过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吸引社会资本下乡发展,成功将农民手中的闲置宅基地转移转化为资本,实现多方共赢的突破。宝山企业集团公司成立后,始终坚持两化互动,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龙头、农旅结合为重点的可创新型发展道路。工业方面,电力能源开发公司辖近20座水电站;宝山木业公司产品遍布全国并远销印尼等国家。农旅结合方面,成立绿色资源开发公司辖生态旅游区、宝山温泉、酒店、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山珍食品开发公司;农业开发公司则专门从事宝山茶业、农业生产、农产品开发等工作。宝山坚持“回龙沟生态旅游之旅、宝山温泉之旅、宝山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旅”的品牌定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开有农家乐,每年夏天前来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床难求,年收入几十万元的村民很普遍。

启示三: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宝山和乐江村等地的实践最可宝贵之处在于,实现了“共享”这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村民既是工人也是股东,宝山村实行工资、奖金、工龄折资入股分红、按能力大小限额入股分红、风险共担入股分红、福利股分红等多种分红分配方式,每家每年分红不等,少则几千元,多则上百万。全体村民享受职工退休、医疗补助、子女读书免费、生活用电补贴、老年人每月领取茶水费等多项福利。五保户和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家庭则由村里供养。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西部第一村”。宝山实践兑现了老书记贾正方的庄严承诺:“我要用自己一辈子的努力,在农村闯出一条集体致富的康庄大道。这不仅对宝山村,对整个中国农村,甚至对整个中国社会都有意义,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