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新经济 新模式 新发展 ――经济金融班学员赴郫都区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8日 部门/单位:进修部 文:进修部 图:- 签发人:魏跃忠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借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成都市郫都区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9月27日下午,经济金融班全体学员奔赴成都市郫都区,开展“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场教学活动。学员们先后参观了菁蓉镇创新展览中心、创梦空间、大数据二期、创客公园。整个参观过程中,菁蓉镇展现出的创新、智慧、开放、勤奋等特质,让学员们深受启迪。

聚合双创资源,激发双创活力。菁蓉镇的兴起,得力于郫都区对于辖区内双创资源的充分有效整合。位于菁蓉镇的100多万平方米空置房产,是创新创业的有形载体,辖区内19所大中专院校、25万大学生人才资源是创新创业的无形资产——依托于对二者的充分有效整合,菁蓉镇迅速崛起。“空置宿舍巧变创客空间,好比新经济借壳传统产业上市”,李克强总理去年4月视察成都菁蓉镇时的评价,擎画出了菁蓉镇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菁蓉镇迈向全球创新中心的铮铮号角。截止目前为止,菁蓉镇已形成众创空间75万平方米,聚集大数据、无人机、新材料、生物医疗、VR/AR技术等新兴产业项目1523个。引进清华启迪、Plug&Play等新型孵化器41家,聚集创客14200余人,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人才36名,建立100余人的创客导师团。

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深入实施校地合作工程,郫都区与区域及周边大学共建大学生创业园,已与西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9所高校签订合作共建创业园、科技园(孵化器)协议,涉及项目366个。不仅仅是在高校资源上,对以高校为代表的资源整合,郫都区双创思路也得到广泛认可。以郫县工业创新联盟为载体,郫都区搭建“企业需求发布+科技人员成果展示”信息互通平台,科技人员在平台上承接创新课题,企业在平台上选购创新成果,探索企业把创新项目的“球”踢出来,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人员如何接“球”的办法路径。在军民融合方面,郫都区深度融合创新改革机制,并充分借智于海内外专家学者。2016年以来,郫都区新增申请专利6839件,新增市场主体12431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147亿元,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增挂牌企业8家。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发展迈出重要步伐,大数据、无人机等新兴产业增长势头强劲,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先后被授予西部首个华侨创新创业基地,首个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入围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对菁蓉镇的巨变感概万分。凉山州地税局局长阳萧同学说:“政府建立创业园区,搭建创业平台,创客入园创业,有利于创业良性发展,推动‘双创’工作生根落地”;成都交投集团总经理王林说:“菁蓉小镇上接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下连成都创业,定位高;利用闲置资产改造,打造速度快,管理模式新。”四川富润副总经理张应才说:“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创业创新机制、打造低成本、便利化、要素齐、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把原来的‘空心小镇’变成了‘创客家园’。”农行德阳分行的党委书记、行长李华春同学说:“强化金融服务,为‘双创’企业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借助互联网金融模式,应用大数据,建立数据网贷平台,高效服务。”通过今天的现场教学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做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