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下旬开始,党建研修班第二小组前往广元市昭化区完成了为期20天的体验式教学调研任务,调研12个乡镇、12个村(社区)和6个机关、学校等单位,召开座谈会12场,访谈干部和群众40余人,完成问卷调查102份,开展小组讨论会8次,形成调研材料12份。调研期间,第二小组还举办了一场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并集体前往革命烈士纪念碑举行了敬献花篮仪式。通过调研交流和思考分析,第二小组集中团队智慧,反复斟酌,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关于广元市昭化区强化产业人才支撑 提高经济转型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务实调研查短板,把脉问症寻根源。第二小组在学习调研中围绕主题,分工协作,注重方法,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更加强调分析研讨,坚持多听、多看、多问、多小结、多思考、多讨论。特别是针对昭化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深入分析,站在全省视野和全局高度,就其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不高、城乡居民收入低,城镇化发展滞后、外流人口比重大等问题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查找了人才总量小、行业分布不均衡,专业技能人才不足,政策配套不够,农业产业人才短缺、回乡创业潜力不足等三个方面制约昭化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体现了同学们严谨负责、求真务实的作风,彰显了党建班学员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学风。
寄语昭化新发展,建言人才促转型。第二小组结合昭化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强化产业人才支撑、提高经济转型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一是打造适应昭化的特色产业人才强阵。建议要围绕产业链建设人才队伍,着力培养造就适应绿色家居、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要围绕价值链建设人才队伍,着力培养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要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二是抓住全球经济转型契机结构性回引急需人才。建议要引进紧缺人才,大幅增加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数量;要建立区域性人才库,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等形式,汇聚产业发展智慧;要促进返乡创业就业,尽快建立与国内外昭化籍人士联络机制。三是立足全区产业布局盘活提升现有人才资源。建议要统筹使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引导和鼓励人才向企业、向基层、向特色产业流动和集中;要全面提升本土人才素质,大幅提升农村人才素质;要强化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发挥昭化职中平台优势。四是进一步强化产业人才发展保障。建议要加强党领导产业发展的能力,使领导干部成为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要完善体制机制,克服“人才在老化、冗员出不去、人才进不来”问题;要完善激励政策,配套完善更具吸引力的各类人才管理服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