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仁寿县委群工部副部长、县信访局局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最美信访干部”吴菊芬为第2期省政府部门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作了一场优秀公务员事迹报告。
1965年8月,吴菊芬出生在仁寿县文林镇八里村,两岁多时母亲病逝,从此她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替人帮工,年幼的她常常独自在家,过着饱一顿饥一顿、衣服鞋子破了没人缝补的生活。邻里乡亲看她可怜,就常常接济帮助,今天张家邀请她去家里吃饭,明天李家送她一双自己纳的鞋子,后天王家又送她一件干净的旧衣服……这么多年,吴菊芬把这感人的一幕幕都深深记在心底。
1984年中专毕业后,吴菊芬放不下对邻里乡亲的牵挂,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农村工作。她先后在仁寿县珠嘉乡、大化镇担任妇联主任、团委书记、副乡镇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在基层乡镇一干就是20年。艰辛的成长历程,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让她对群众有一种割不断的血脉亲情。正是怀着这份难以割舍的天然亲情,2004年,吴菊芬主动向组织请缨,放弃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来到仁寿县信访局担任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这一干就是整整10年。
有人把信访干部比作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每天从上班到下班,面对的多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听到的多是一阵阵埋怨声,遇到的多是一件件麻烦事。但吴菊芬同志有着与生俱来的“侠骨柔肠”:对信访工作充满一腔热血,对来访群众尽是耐心与柔情。十年来,凡经她接待的信访群众,其合理诉求100%得到解决。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吴菊芬13年来写下了40多本访民日记,每年和同事接访群众2000余人次。其中,近100件特殊疑难信访案件在她的牵头下化解,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她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吴满意”。吴菊芬说,有人曾经多次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做群众信访工作?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特殊成长经历,让她对群众有了一份特别的感情。可以说,没有邻里乡亲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她。
通过一上午的认真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大家被吴菊芬同志服务人民、恪尽职守的精神深深打动,也深刻的理解了“群众满意是永远的追求”。吴菊芬同志的优秀事迹为大家今后的公务员职业生涯点亮了一座灯塔。今后学员们也将以吴菊芬同志为榜样,努力成长为“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优秀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