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结构化研讨活动在蜀华大厦301、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三楼4间讨论室进行。第22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一班全体学员紧紧围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研讨导入、分组研讨、交流研讨成果的步骤展开深入对话。班主任张光宇主持活动,党校教师龚会进行了结构化研讨导学,并与周珣、焦治平、柯晓兰三位老师分别到4个党小组担任催化师对活动进行引导。
1小时30分的分组研讨紧张而又激烈!一班4个党小组分别组成4个团队,每个团队确定了一名组长、一名书记员、一名发言人、一名吹鼓手,每名学员充分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分组研讨第一阶段,各组分别围绕如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团队列名法、鱼骨图法,每名学员依次轮流发言,查摆现象,提出问题,一轮接一轮,形成问题清单,再澄清、合并同类项,每位学员从“问题清单”中选出3个自己认为最重要又紧迫的问题,分别按3、2、1的分值打分,通过打分每组从聚焦的问题中选出1个问题作为该组的研讨问题。在第二阶段,每组围绕锁定的1个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投票决定3-4个主要原因。第三阶段,根据找到的几个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并运用四副眼镜法审视主要对策,最终找到真正有效的对策。第四阶段,充分发挥团队内学员的优势和特长,集全组学员的智慧,把研讨的成果运用思维导图法形象地展示出来。
50分钟的研讨成果交流生动而精彩!4名发言人分别展示了各组的成果图,并结合平时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交流了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4组发言人孙伟谈到: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紧迫的问题是“镇村两级干部作用发挥不够”,原因是:缺乏内生动力、留不住优秀人才、干部有畏难思想、能力不足,提出了加强教育、创新完善机制、回引人才、培树示范标兵、发挥团队作用等16条对策。
3组发言人彭晓涛谈到: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紧迫的问题是“产业品牌缺乏竞争力”,并从标准、规模效益、资金和人才4个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体系、加强监管监测、加快土地流转、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政府扶持、引入社会资本,培育本土人才、聘用专家等17条对策。
2组发言人李涛谈到: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紧迫的问题是“科学规划”,并从产业同质化、未能多规合一、规划滞后、执行规划不严格4个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加强市场调研、制定高端性、前瞻性规划、加强政府统筹、建立规划管理平台、坚持市场导向、三产融合、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等13条对策。
1组发言人童茂谈到: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紧迫的问题是“要素问题”,并从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支撑乏力、土地保障不足、发展环境不优4个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引导农民加大投入、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建立健全人才技术体系、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增强政策配套激励、提升发展服务水平等15条对策。
研讨成果交流会场阵阵掌声雷鸣!龚会对整个研讨活动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给予了充分肯定,学员在研讨过程中有交流、有沟通,有智慧的碰撞,更有团队协作的成果。相信今天的研讨成果对接下来的工作,特别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提供思路和借鉴,更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对大家今后的思维模式、思维沟通都有所帮助。学员们纷纷表示:我们学思路,学方法,学观念,更多的是要把这些内化为内在能力,以实干促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