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示范培训靶向“充电”,高标准铸魂提能一旬将满。7月5日,来自六班的两位同学分别就建筑物隔震技术和儒家经典《大学》作了交流发言,为全体学员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来自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杨浩林学员结合“6·17”长宁地震,从地震反应谱与结构自振周期、隔震技术基本原理、隔震技术工程应用三个方面,专业化、系统性、全方位地介绍了建筑物隔震技术知识。他指出,隔震技术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采用柔性连接,设置足够安全的隔震系统,由于隔震层的“隔震”、“吸震”作用,地震时上部结构作近似平动,从而“隔离”了地震,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他建议,四川属于高烈度地震区,加之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通过综合运用隔震技术,采用有效的抗震措施,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及使用品质,减小建筑物震害,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来自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刘丰铭学员为我们讲述了儒家重要的“三纲八目”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他讲到,“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光明道德,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所谓“亲民”,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追求至高境界,在思想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坚持“内修”“外治”相结合,在理论武装上就要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本次早间微论坛是全省选调生示范培训班举办的最后一次微论坛。在六期早间微论坛中,6个班推荐的12名学员为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所学所思、所获所得。早间微论坛既让参训学员来组织开展,又让参训学员来作分享交流,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促进相互分享、“学学相长”的好平台,一座加强认识了解、沟通学员心灵的好桥梁,为大家营造了一个勤学善思、风清气正的好氛围,有效帮助参训学员拓展能力、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