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第22期高复班开展第3期早间微论坛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9日 部门/单位:培训部 文:田宏岭、张怡 图:张怡 签发人:曾琦

 

四川省是我国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地质灾害除了媒体上公布的照片与伤亡数字还有哪些不为公众所知的信息?10月8日上午,来自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高级工程师田宏岭学员以其多年地质灾害行业工作经验为同学讲述了一场不同视角解读下的《地质灾害、环境与人》,并通过视频向大家直观地展示了多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过程。

 

 

田宏岭介绍到,四川省地质灾害的历史比较久远,上可追溯到金沙文明时期,其后地质灾害屡屡侵扰四川地区,在战国、两汉、民国及近年来多有发生,不但终止了古蜀文明的进程,还阻断了蜀汉北伐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更是造成了川藏之间重要的军事要塞——千年叠溪古城的毁灭。除了久远的灾害历史,四川省的地质灾害现状更是让人心惊,数量排名全国第一、重大地质灾害全国闻名,是四川人民不得不面对的严酷现实。四川省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地质灾害,主要原因包括地质构造活跃、断层断裂发育、地震频发、两个降雨中心且降雨频繁、地形多变等诸多地质、气象因素所综合造成。

尽管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如此多的伤悲,但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它只是地貌演化的一种自然过程。在岩石圈的范围内,正是由于地质灾害为代表的风化侵蚀过程,给生活在周边的人类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平坦的土地。这些因素在崎岖不平的山区至关重要,是人类在山区的最好立足点。地质灾害多发于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一种复杂的人地关系现象,它严重影响了铁路、公路、水电站等大型工程项目及人类的安全,但不应忽视的是一些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也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加剧。对于地质灾害,我们应有科学的认知和端正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以“三个转变”全方位加强防灾减灾建设,为四川省的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明路。这也是高复班全体学员在深入了解地质灾害相关知识后的一致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