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员天地
第22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举行脱贫攻坚演讲会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2日 部门/单位:培训部 文:许恒、张怡 图:张怡 签发人:曾琦

 

10月11日上午,第22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举行脱贫攻坚演讲会,8位学员围绕脱贫攻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演讲。班主任张怡、李光勇老师,社会和文化教研部的周珣老师,全班40位学员参加活动。

来自攀枝花学院的张建学员在演讲中提出精准扶贫的三个原则,即“实事求是、精准识别;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分类指导、精准管理”。他认为应针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调整帮扶的措施,避免出现一拥而上、一刀切、形式主义和急于求成等现象。

来自西华大学徐雷学员从哲学角度阐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指出两者在战略逻辑上相互衔接,内涵本质上共通统一,目标任务上充分交叠,面临着效率和可持续性、机制体制的利弊和约束等困境等。

来自省农科院的秦鱼生学员以在甘孜州建立四川扶贫科技战线建设为背景,通过扭转传统观念和提供技术支撑等途径阐述农业科技创新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特色经济作物羊肚菌生产和加工的推广作为农民创收脱贫的生动案例。

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周太刚学员讲述了高校教职工在金阳县定点扶贫中的成果,从农业种植、小学改造、饮水问题解决、灯光工程、就业技能培训、义诊等多方面努力解决贫困地区的民生问题。

 

 

来自遂宁市中心医院的何素玉学员从医学的角度描述了贫困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医学意识问题,提出有健康身体是脱贫的本钱,医生需要长期坚持到贫困地区通过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义诊、建立当地的医疗服务中心等方式为当地百姓的身体健康护航。

 

 

来自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唐永富学员强调了教育和人文关怀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指出了扶贫更需要扶志,教育是扶贫能长期持续的保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能防止脱贫后的返贫。

来自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的季扬学员用讲故事的方式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讲述了自己在扶贫工作中的所见、所思和所悟,感慨得讲述了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将科学畜牧的理念和技术带到贫困地区中帮助当地人民的生动故事和发自内心的骄傲。

来自阿坝州全域旅游研究所周庆学员讲述了在四川地区可以通过搞特色旅游的方式实现扶贫的方法,充分利用阿坝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并加强基础建设,不但为四川省打造对外宣传的名片,更为当地人民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

演讲过程中,周珣为各个学员的演讲做了一一点评和总结,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这次活动增加了温情的色调,并为这次讨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